人都不在,她要是能心想事成,那大老爷也就用不着操心荣府之事了。
大齐王朝的早朝还不算变太,五日一小朝十日才有一次大朝会,以大老爷的品级已经有了参与小朝会的资格。
不像真实历史上的明清那般不把朝中大员当回事,大齐的早朝并不需要天还不亮就起身,等辰时动身一点不迟。
只是今日上朝的时候,大老爷感受到了当今看过来时,有些莫名的眼神。
心中轻晒,他对此一点都不以为意,老神在在凝立朝臣之中,高大强健的身躯相当显眼,却是一点都没出头的意思。
不是事关工部职司,大老爷就是个纯粹的闷嘴葫芦,对于旁的政务一点参合的兴致都无。
只是,无论是当今还是一干与会朝臣,都不敢小觑大老爷就是。
怎么说,大老爷在苏省的表现,只能用惊艳来形容,经过大老爷治理一任的苏省,单单赋税就比得上半个大齐,已经成了大齐真正重中之重的赋税重地。
这一切,不过只是大老爷三年的治理之功!
不管怎么看待大老爷,起码在场所有人,都得承认大老爷绝对是个能臣。
之前,内阁几位阁老还担心大老爷锋芒毕露,到了京城之后不甘人后,会在早朝之时抢夺话语权。
真要遇到这样的事情,就算他们不愿得罪大老爷,为了自身以及派系利益,也不得不跟大老爷狠斗一把了。
好在大老爷‘识趣’,并没有这么做,让内阁大佬们松口气的同时,对大老爷的观感大好,只要不是太过分的要求,内阁一般都不会拂了面子。
大老爷却没想那么多,他是真不想参合京城朝堂的争斗。
在他看来,明明屁大一点小事,朝堂上的大佬们却是能面红耳赤争个十天半个月,最后结果往往不了了之。
丫的,就这样的朝堂行事作风,崇尚实务的大老爷哪有心情理会?
他不胡乱插手其它部分的事务,已经足够叫人弹冠相庆了,又何必讨嫌叫人记恨,却又什么事情都没做成呢。
上了一段时间早朝,大家也都习惯了大老爷突变的风格。
不是工部事务,关系到大老爷管辖的那一块,他真的一点插手兴趣都无,甚至就连跟户部争取工程钱款的事情,都交由工部尚书和右侍郎负责。
只要他分管的工程不缺银子就成,至于工部尚书跟右侍郎,与户部暗地里达成了什么龌龊协议,大老爷一概不管。
当今刚开始还问过大老爷几回意见,后来见他确实没兴致参与,回答的意见虽然说不上敷衍,却也很难执行下去,一来二去也就失了重用大老爷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