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的刘俨,早已经占据一个有利的地形,那双如鹰一样锐利的目光,开始审视着人群之中的脸色与眼神。
刘俨之所以把钱袋子,装好石头重新放入水中,就是希望在官府打捞的时候,能够引出真正的凶手。
因为根据刘俨脑海记忆知识推算,一个人犯下这么大的杀人劫财案子凶手,只要还在城中,必然会心虚不安。
像这起驿馆杀人案子,虽然现在没有任何线索,但刘俨通过在县丞署,以及父亲刘业口中所了解的案情,基本可以推断这是一起本地人做的案。
确切的说是这起案子,应该是居住在城北的本地所为,这个人并不一定是驿卒,但必然是进出过驿馆的。
坐落在北门外的驿馆,事实上对于居住在竟陵城北的几千民众来说,一点都不陌生。
一年下来路过,进出驿馆的百姓,怎么也得有个几百个。
有的是与驿馆有生意往来,也有歇脚住宿的,因为驿馆还兼营着客舍生意,属于流动性比较大的地方。
所以说要说有作案机会,城北的五千民众,都存在作案的机会,广义上说竟陵城两万人口,谁都有可能是凶手。
这也是案件难以侦破的原因,毕竟在完全没有人证、物证、线索的情况下。
在古代想要破获这样的案件,绝非一件容易的事情,绝对需要充分的布置,才有可能引诱凶手露出马脚。
蹲在一颗大树低下,看起来毫不起眼的刘俨,那如鹰一般锐利的目光,快速扫过看热闹的人群,很快便有好几个神色异样的人,落入刘俨的眼中。
其中一个是老翁,神色紧张,但刘俨很快便把他排除了,因为这老翁明显是看热闹心情激动,而不是慌张。
接着刘俨又排除了几人,最后只有三个成年男子,表现的举动有些奇怪,却又无法做出合理解释。
其中一人刘俨认识,此人叫刘老实,说起来与刘俨家还有些亲戚关系。
这人就住在城北,有一辆驴车,还经常为驿馆从乡下运送一下柴火、马草,赚取一些报酬。
另外两人刘俨却没有见过,而这两人之所以引起刘俨的怀疑,而是那两人,在听到河里真的打捞起钱袋子时,便各自匆匆离开了现场。
刘俨见状,连忙跟了上去。
这个时候,他也顾不得囚车内的父亲,虽然他可以去劫囚车,但这样做的下场,只会证实他父亲杀人劫财罪证。
其次他和父亲,还有两个姐姐就会成为逃犯。
所以这样的代价,显然是不值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