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国君臣对局势作何感想,马谡并不知道,现在摆在他面前的有上中下三策。
上策,挥兵向东,奇袭长安,活捉曹睿。
即使不能活捉,也要吓到他大小便失禁。
中策,挥兵向西,奇袭陈仓,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合围大散关,打通另一条通道与陈仓道中的三万兵马汇合。
下策,原地不动,在五丈原等候后续一万兵马赶来汇合,做长远打算。
马谡眉头紧蹙,快速分析起三个策略的利弊。
这时间他可耽误不起。
上策虽然能造成最大的轰动,甚至还可以立即逼迫司马懿放弃陇右,回防长安。但实事求是的讲,这个策略有些过于冒险了。
先不说长安城中的五千御林军都是曹魏精锐,长安所处的地理位置也不太支持这一军事设想。
更别说分布在长安周边的各路军马了。
长安位于子午谷北端入口的东面,潼关西面、渭水和洛水的南面,骊山的北面,属于进去容易出来难的地形。
若能速战速决攻下长安还好,若不能速战速决,势必会陷入曹魏各部兵马的包围圈之中。昔日的王允和吕布,便是因为操作失误,而被西凉各军阀围困在长安城中,进退不能,最终一死一逃。
综上:上策虽上,却不可取
中策的危险程度没有上策那么高,能够造成的轰动效果也比上策“攻打长安”略微差一些,但胜在稳妥,循序渐深,一寸一寸推进。
至于下策...马谡果断摇头,给下策打了个大大的“x”。
下策太磨叽了,简直是坐失战机。
除了诸葛亮,没人会这么干。
那么,就只有选中策了。
计议打定,马谡只在斜谷隘口留下五百士兵镇守,带上所有兵马(六千人),打上魏军旗号,离开五丈原,直扑八十里外的陈仓小城。
没错,他打算再玩一次诈城。
这次的诈城手段和上一次稍微有些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