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支魏军悉数被困于山谷之中,前进不得,后退不能。
鲜卑人则舒舒服服躲石城之内,养精蓄锐,等待着雨停之后,给魏军来一次毁灭式打击。
此时此刻,包括双方主帅在内,都认为大雨很快就会过去,都在耐心等待着大雨结束,再分胜负。
…………
七日后。
关中,五丈原,蜀军大本营。
诸葛亮望着面前一套华丽的女装,沉吟连连。
这次是蜀军第四次占据五丈原,也是诸葛亮第二次率军驻扎在五丈原,占据五丈原的过程很轻松,几乎没费吹灰之力。
也许是司马懿认为蜀军占据了五丈原等于自缚手脚,也许是司马懿疏忽,一直以来。斜谷出口乃至五丈原的防御强度都很一般。
而之前蜀军三次占据五丈原后,最终都没能捞到一城一地好处,这更加左证了司马懿的观点。
所以,司马懿将十五万主力兵马分成了两道,一部由儿子司马师统领,驻守萧关,抵御陇右来犯的赵云;另一部分由他亲领,与诸葛亮对峙于五丈原。
另外,司马懿还令郝昭驻守陈仓、兼顾渭水道的防御;夏侯霸守眉县,兼顾长安方向的防御;牛金驻北原,兼顾萧关方面的防御。整个关中地区,被他经营的如铁桶一般。
其所有策略,浓缩为一个字就是“守”。
诸葛亮对这种策略头痛不已,毫无办法,屡次挑战无果后,每天都忧心忡忡思虑对策到深夜。
尽管蜀军的装备较之以前更好,但真冒着战损比对方更大的结果去强攻,却是诸葛亮不愿意看到的局面。
别的不说,蜀汉这二十万兵马一旦打完了,那就真的是打完了,短时间内很难再凑出如此一支强大的军队。而魏军在关中的十五万兵马打完了,全国其他地方还至少有二三十万兵马。
正是基于这个考量,诸葛亮再次选择了在五丈原扎营,并不断派人挑战,激司马懿催军来攻――因为主攻一方的战损通常两倍或三倍于防守一方,若是攻城战,则战损在五倍或以上。
但司马懿王八吃秤砣――铁了心,任凭诸葛亮百般挑逗,就是没有给出任何反应。
诸葛亮没辙,只好令人拿来一套女服,想着明天给司马懿送过去,刺激一下这个老乌龟。
理论上,任何将领被人送女服羞辱,都会恼羞成怒,当场提兵来战。但诸葛亮唯独对司马懿没有把握。
这个策略行不行,只能看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