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5 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作者:昭昭白影来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李严被罢官后,诸葛亮表李丰为江州都督,居朝为官,位居蒋琬之下,蜀汉一统天下后,百官皆升,李丰也被迁为京兆尹,主管长安府诸事,其父李严随行。

再说刘琰,刘琰从刘备在豫州时(200年)便开始追随,是一个此诸葛亮资历还要老的旧臣。刘备取得益州后,刘琰受任固陵郡太守。后主刘禅继位,刘琰受封都乡侯,升任后将军兼任卫尉、中军师,再升任车骑将军,成为蜀汉继诸葛亮和李严之后的第三号人物。

刘琰有名士风流,擅长谈论,深得刘备厚待;官居高位却不参与政事,只领一千兵马作为监军,随诸葛亮北伐。刘琰为人偏执好斗,最终因在五丈原得罪了魏延,而被诸葛亮当面斥责,遣送回成都,但官职没变。

不过,刘琰受此谴责后,一直疑神疑鬼,举止失常,不久之后便被刘禅免去车骑将军之职。

这样一来,刘琰就幸运的避免了那场杀身之祸。

【原时空建兴十二年(234年),刘琰因怀疑入宫月余向太后祝贺新春的妻子胡氏与后主刘禅有染,对妻子施以私刑并逐出家门。胡氏因此上告刘琰,刘琰被下狱并弃市而死。】

正因如此,刘琰现在活得好好的,季汉一统天下后(235年),刘禅大赦天下,重新启用了很多旧臣。刘琰也被重新任为太常,也就是负责祭祀的官员,职从三品,位列九卿之一,算得上是朝中重臣。

会是谁呢?

马谡展开头脑风暴,分析起来。

很显然,幕后之人是刘琰的可能性很小,这家伙是个花瓶,没什么脑子,胆子也小,手里也没实权,根本不符合老银币的人设。

那么,用排除法的话,这个幕后之人,就很有可能就是有前科的李严了。

李严有着巨大的名望,还当了近十年托孤大臣,在朝中经营多年,人脉是肯定够用的,再加上他儿子李丰至今仍在朝堂为官,具备串联谯周、费祎的条件。

想到这里,马谡和麴尚对望一眼,不约而同吐出两个字,“李严!”

麴尚抢着说道:“大将军,李严可不能硬抓啊。”

李严是前托孤大臣,有着崇高的名望,其子更是身居京兆尹之职,大将军权力再大,在没证据的前提下,也不能随意将李严抓进大牢中吊着拷问的。

不过,不能直接抓捕,难道还不能直接上门盘问吗?盘问出证据不就可以抓捕了嘛。

想到这里,马谡大手一挥:“走!去李家!”带着小弟们气势汹汹杀奔李家。

李严正在自家凉亭里与七十岁的前光禄勋向朗下棋,眼看一局将胜,他捋着胡须哈哈笑道:“巨达兄,承让,承让啊。”

向朗抬起头,目光越过李严的身体,看到了气势汹汹走过来的马谡一行人。

李严察觉到异常,默默站起身来,转身看向马谡,声音却出乎意料的平静,“你来了。”

“对,我来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