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刘卫这么轻轻一点,他便瞬间联想到了赵枭的身份。
“正是,这赵枭乃赵石诚之子。”
听到这话,堂中众人的表情终于发生了变化。有亲切、有厌恶,有的赞许、有的疏离,不过更多是面无表情、无动于衷。
赵枭不顾众人,只将目光投向郭勋,见其露出笑意心中这才踏实下来。
要是前来支援讨贼,主官却厌恶自己,那还是早点另作打算罢。
免得被点了炮灰。
“嗯,那此次前来?”
刘卫闻言,大声道:“郭公不是下达了募集义兵的号召吗?赵石诚自认作为一县之令,应当以身作则响应号召…”
“其子赵枭与父意见相同,便募集义兵乡勇千余人,前来蓟城助刺史大人一臂之力!为了义兵军中所耗,赵县令…”
“已经变卖产业、散尽家财!”
“嘶…”
闻言,场中所有人的脸色都变了。之前对赵枭亲切的则更加亲切,之前面露厌恶疏离的,脸上也不由出现几丝敬意。
他们可以不屑赵石诚做官不贪枉为官,但面对能散尽家财为国为民的义士,有谁能不尊敬呢?就是个别人心里暗骂其蠢…
面上也不能表露出丝毫,这就是政治正确,否则定要被天下人所唾弃。
“赵县令实乃大义!”
“真义士!父子皆为豪杰!”
“刚刚我就见小友赵枭气质非凡,果不其然!果真是虎父无犬子啊!”
一时间众官对赵枭好评如潮。
那郭勋更是连连点头,有些感慨的说道:“定安不说,我都忘了募兵令的事。目前带乡勇前来援助的…只有赵枭啊!”
赵枭闻言,心中对史上刘备前期为何那么顺的疑惑,也终于得到了解答。感情整个幽州就他一个响应了号召,带兵来援。
那怎不会留下个好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