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者,那应急之下所杀的五名校尉,又岂无一二无辜?畴为不乱大事而尽数杀之,是无德。畴不忠不义还无德…”
“将军怎能不治下罪矣?”
赵枭听声非但不怒,眼中还闪过一丝欣赏,和颜悦色的拍了拍田畴之肩、笑道:“郡丞为拯救百姓于水火之中,敢于抛弃忠义二字。殊不知,这才是真正…”
“这才是真正的大忠大义!”
“为不乱大事而杀伐果断、不惧无辜,于事后羞愧不已,满怀以罪谢之…”
“也正是有德之人的表现。”
“在本伯看来,你有情有义、有德有能!是干大事的人啊!小小郡丞…”
“真是屈才。”
……
中平三年夏,六月初。
冀州战火连天。
左车骑将军皇甫嵩领十二万剿贼大军血战冀州北面七郡,可无论使用火攻、奇袭;讨阵、包夹,都无法起到丝毫作用。
那七个环环相连的叛郡,就如同死了的王八般怡然不动。任官军使尽浑身解数、如何挑衅辱骂,就是窝在城里不动。
在洛阳的一道道催战令下,皇甫嵩只能广备破城军械、强行攻城。而叛军足足有三十余万、还占据守城之利,官军数次攻城自是无功而返,士气随之大跌。
渐渐,双方开始对垒骂阵,不再动用刀兵、静静等待着有利时机。
与此同时,毗邻冀州的幽州,格局也发生了巨大变化。首先,鲜卑外族蠢蠢欲动,数万迦克西铁骑临近大汉边疆。
紧接着,幽州辽西发生叛乱。郡守王门协同麾下五名郡校尉勾结草原异族、意图起兵谋反。但被正好路过、前去抵御迦克西部入侵的度辽将军赵枭发现。
尚武伯赵枭英明神武,一经发现不对,立刻联系上辽西郡丞田畴。主导并指挥了平叛行动,一夜间大军破城、将王门等人刚开始实施的阴谋给彻底粉碎。
赵枭的明察秋毫、赵枭的火眼金睛、赵枭的干脆利落、赵枭的高尚伟大,在贾诩和田丰的努力下,传遍幽州各地。
关于那日赵枭是如何没与王门见面、就断定其心怀反意的原由…已被民间编成二十多种版本。有离娄托梦、有萧何传道,有文曲星降世、有老张良上身…
很离谱,但世人就吃这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