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文武初不和 乌桓大祸临

作者:无名过客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尚武郡,郡伯府大堂。

此刻,赵枭正坐于大堂主位,左右文武二派人才众多,一片兴荣蓬勃。

“禀伯爷,现尚武屯户共计一万二千户、屯客共有三万余人。预计今年整个尚武郡,最少能通过屯田入库五十万斛粮。”

“嘶…”

“这!这也太夸张了吧!”

满堂属臣听声,无不目瞪口呆的望向出列之人。那人叫做枣祗、是长社人,去年底从豫州颍川千里迢迢赶来投效,自称精通农事,要报当年赵枭救豫州之恩。

赵枭礼贤下士,当即就组建了农业署,让枣祗任署长一职。众老臣还以为此举是千金买马骨,没想其竟是真有本事。

乖乖,凭空多得五十万斛粮啊!相当于每年可多供两万军士所耗!

“辛苦枣署长了,署长大才!”

“要什么赏赐尽管说。”

此刻,赵枭也是面容大悦。屯田,就是以荒地开出的新田、所属于他赵枭。而屯客,则是幽州各处涌来投奔的流民。

这些流民追随赵枭之英名远道而来,十分不好处理。让其汇入尚武户口,不仅鱼龙混杂还会让本地人心生不满。可放任不管,又会引起治安问题,很难处置。

而在去年末,新投效而来的豫州农业专家枣祗,解决了这个社会问题。

那就是屯田制。

其谏言赵枭利用开荒,消耗流民旺盛的精力。接着,开出的新田归属赵枭,但使用权却在开荒者手上、他们可在此田耕种作物。收成与赵枭六四分之,赵枭四。

开荒种植者分六成。

这有些类似地主租田给佃户,但分成却宽厚的多。地主与佃户往往八二分,地主八、佃户二,佃户累死也只能勉强够活。而屯田制,田属赵枭他却只分四成…

六成大半所得归于耕种者,无疑是非常优厚。政令一经下达,数万流民沸腾了、纷纷涌去偏荒开地,开出的地叫屯田。

开荒种植者叫屯客。

“卑职不要赏赐,只要牛。”

脱列而出,立于大堂中央的枣祗拱拱手、朗声道:“尚武全郡平坦、土地肥沃,乃幽州地资最好之处。所谓荒地也是相对而言,一经铲除碎石杂草、施加肥料。”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