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如果六国不稳,那两万四的仆从军就是悬挂在赵枭腹部的一柄尖刀。毕竟,今非昔比。仆从军虽是杂牌附庸、战力不强,可那也是相对于边护精锐来言。首先,仆从军的装备已经换上汉地规制,虽不算精良…
但也绝不是啥竹枪破刀之类的乡勇配备,没有甲胄,但人人一手尖枪快刀还是有的。再者攻打冀州时,头阵都是由仆从军来打的。
他们损耗是大,但获取的战斗经验也是很大的。可以这么说,这两万四千的仆从军在赵枭麾下,虽比不过嫡系精锐,但已和郡兵部队战力相当。拉出去,能比得上外地州军。
要保证迅速灭杀他们,不调大批精锐很难做得到。而且即便这般,伤亡也不会小。而更令人头疼的问题在于,赵枭等核心人物…
不能确定域外六国会不会反。
“咳,文远,元直,都说说看法吧。”
赵枭双手交叉,率先打破了沉默。只见枭雄双目微眯、淡淡道:“现形势危急,看匈奴这架势,最多四五日就会犯我疆界。而域外属国距离太远,暂时无法得知他们想法。”
“侯爷,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张辽神情严峻、肉痛道:“虽是牺牲不小,但末将还是建议侯爷…迅速拿下外域总将苜克,再假意施出调防令、同时下令装备更新。在仆从军解除武装、前往新驻地之时…”
言至于此,冷面军帅噤声不言。
而赵枭与徐庶,已然听懂。
张辽倒是决绝,献出的计策也很不错。毕竟人多嘴杂,若半岛六国真有反叛之意,也只会在事起的前一刻告诉士兵。事成于密,苜克肯定是知晓真情的,但在行动之前…
他不会说。
甚至,行动了他都未必会说。只有在不知情的仆从军参与了叛乱、斩杀了赵枭嫡系后,苜克才会说出实情。那时人都杀了,两万四的外族士兵骑虎难下…也只能一错到底了。
毕竟,不是谁都想叛变赵枭的。
虽然赵枭拿他们当马前卒、当炮灰,可那也只有一次。攻下冀州,仆从军已经与赵枭建立了信任关系。他们的待遇上升了不止一个层次,这点从装备变好,也能体现出来。
很显然,按照这个势头走下去,他们日后未必不能成为赵枭的嫡系精锐。毕竟这边虽然讲究血脉,但也同样看重实打实的功绩。
日后,赵枭肯定不会拿他们当炮灰。
故此,即便要求他们作乱的是故国,也最少有三四成军士…不愿参与行动。
“张帅,你这未免有些太狠了吧…怎么说,他们现在都还效力于侯爷。”
徐庶开口了,只见他眉头微皱、极为认真的一字一句道:“首先,我们不能确定半岛六国会叛乱。在这种不确定的情况下,贸然就将他们给灭杀了,日后,还有谁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