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获双才,刘表志得意满。他左揽太史慈右牵周公瑾,仰天而笑、呼曰:
“苍天庇汉!苍天庇汉矣!!”
……
得之贤勇,刘表喜而设筵论英雄。
当晚,在蒯良蒯越的联合努力之下,一席感动天下的佳话传出。太史慈义薄云天,为同袍兄弟跪地请愿。刘荆州伟岸仁慈,大手一挥放走了极度仇视自己的俘将韩当。周公瑾心怀大义,不求官至达位,惟愿天下太平…
三者事迹,皆被世人传唱。
在士林中亲刘派的士子推波助澜下,一首首诗歌、唱曲、童谣接连而出。
无论韵律如何,大抵都是一个内容:强烈渲染太史慈的义气,再三强调刘表的仁慈,隆重推崇周瑜的无私。在这么全方位无死角的宣传下,三者皆成为大汉全境家喻户晓的人物。而孙家和韩当,也就成了对立的背景板。
孙家极度好武,本就不被士人们所喜,故此将其宣传成了喜好吃食婴孩臂膀的魔头、就似昔日董卓一般。而韩当则要好些,但也臭名昭著。一个童谣说他喜好奸淫驽马…
一个小诗说他被太史慈多次相救,而在最后离去之时,还狠狠扇了恩公一巴掌…
可谓恩将仇报的宵小鼠辈。
最离谱的一个曲子,将韩当比做了相貌丑陋的无根阉人,因爱慕太史慈颇具男人气息屡次追求,后被拒绝才面目全非、与慈作对。
不少墙中闺妇听曲抹泪,黯然神伤道:
这韩公公,也是个苦命人。
没人在乎事情的真相,大多人说什么那就是什么。毕竟他们需要的,仅仅只是茶余饭后的闲谈之资罢了。哪个版本最为离奇跳脱,哪个版本最为搞笑滑稽,他们就谈哪个。
至于实情究竟如何,那重要么?
……
兖州泰山,阴雨连天。
郡府坚城四门大开,已然泄洪。但被暴水淹没所带来的痕迹创伤并没那么容易愈合,城内各处建筑,多半皆成废墟残骸。穹乌无阳、接连坠雨,股股细小污水沿城门流出…
散发着阵阵腐烂恶臭。
沿城而挖的护城河上,密密麻麻漂浮着牲畜死尸,着实让人反胃而不敢靠近。毕竟,这就是城内瘟疫的根本源头。不过总要有人清理,军爷们自然是不会干这等腌臜之事。只得苦了泰山衙役,被闪亮钢刀强行逼迫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