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敏扒着门框往外探着头,她看见了爹站在锅灶旁边,她愣了,愣了好久,她以为这是梦,她不相信这是真的,抓起衣襟擦擦眼睛,忽然立起身来窜出了门槛,喊了一声:“爹!”
听到女儿的呼唤,顾庆坤身体哆嗦了一下,他顺着声音奔过去,蹲下身体,敞开双手,“三丫头,我的三丫头,是你吗?”
小敏流着泪扑进爹的怀里,她心里有千言万语化成了连绵不断的泪,泪水一串串打在顾庆坤的肩头。
顾庆坤哭了,眼前就是他日夜牵挂着的三丫头,她长高了不少,身形清瘦,看着弱不禁风的样子,他心生可怜。
路上瓢爷把小敏在弥河城隍庙认识巴爷,在潘家村与潘嫂生活了一年,潘嫂牺牲后她带着一个月大的小九儿到了青峰镇…发生的一切一切都告诉了顾庆坤,顾庆坤都蒙了,他没想到他的三丫头小小年纪经历了这么多事情,还把巴爷的儿子安全带出了被鬼子包围的潘家村。此时,面对着他的三丫头,他想说,这才是俺顾庆坤的丫头,他没说,只有高兴的眼泪,高兴他的小丫头还活着。
他用大手轻拍着女儿单薄的后背,“丫头,别哭,别哭,爹在这儿。”
东间屋里,林伯母已经涕不成声,突然炕上的小九儿“哇”一声哭了。
瓢爷脑子里冒出了巴爷,他的大眼睛盯在林宇的脸上,“那个巴爷呢?他还好吗?”
林宇垂下了头,嘴里喃喃着:“那天为了引开鬼子,他……鬼子追他到了黄河边上,他跳了黄河,他说我们还年轻……”
听到林宇说巴爷的事儿,小敏哭的更伤心了。在她的心里一直盼望着巴爷还活着,这一刻,这个消息像山崩地裂,小九儿失去了娘,又失去爹,他那么小。而自己还有爹,爹就在眼前,“爹……”小敏用胳膊搂着爹的脖子,把下巴贴在爹的肩头,泪水就像奔腾的小河,她为巴爷哭啼,为小九儿哭啼,为自己能与爹相聚而哭啼。
林宇的话音没落,院门口的两扇大门被人从外面敲响,“咚咚咚”,是拳头和枪托砸在门板上的声音,还有杂乱的脚步声,还有拉枪栓的声音,在这黑夜里那么刺耳。一时,大家面面相觑。
“鬼子?!”林伯一激灵。
瓢爷“腾”从怀里掏出了枪,他又放了回去,屋里还有这么多人,还有三个孩子,鬼子来势汹汹,一定是发现了什么,或者是有汉奸一直在盯着林家。顾庆坤必须带走林宇,不能让鬼子发现他们,三个孩子也不能有任何闪失,想到这儿,瓢爷一双大眼睛投向迟疑不决的林宇说:“二少爷,你跟着顾庆坤走,从后院跳墙走……你们走了,剩下的事情就好办了,快!”
林宇脚步往屋门口迈了一步,又收了回来,他扭头看着东间屋,他想见见他的母亲。
林伯母在东间屋里早听到了大家的对话,她也从她儿子嘴里听到了是巴爷救了他,他的命不只是属于林家,儿子在做每个中国人都应该做的事,是好事,她不能拖后腿。林伯母认字,更认理,分得清孰轻孰重,她猛地把挡在眼前的布帘挑起来,踉跄着奔出屋子,她的脚被门槛挡了一下,掉了一只鞋子,她顾不得回头找回那只鞋子,嗓子里含着泪水:“二小子,娘看到你了,你的声音还是那么洪亮,你快走吧!
“娘~”林宇面对着他娘的方向“扑通”跪下去,“娘,儿不孝……”
“快走,跟着顾师傅快走!”林伯母的一头银发散乱,几缕耷拉在她的嘴边,被泪水黏在脸上,她赤着一只脚,慌乱地弯下腰,哆嗦着伸出手,她想摸摸她儿子的脸,她揪住了林宇的衣服,她碰到了林宇的肩头,她真想抱抱自己的儿子,三年不见呀,她每时每刻都想看看自己的儿子,眼下,鬼子在门口叫嚷“开门……”她不能看着儿子被抓,她只能狠心地把他推开,“儿啊,快走,你好,娘就好。”
“爹……”小敏哭得上气不接下气,刚与爹相聚又要匆匆分手,她的一双小手多想拉住爹的大手,够不到,爹高大的身影疾速地绕过了火山墙,头也不回地往后院而去。
听到女儿的哭喊,顾庆坤的脚步迟疑了一下,他真希望带女儿回家,眼下不是时候,鬼子在院门口叫嚣。
“丫头,等着爹,下次,爹下次来再带你走……”
“嗯,爹,丫头等着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