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两极分化的社会

作者:懒人不想洗碗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彻底贯彻不劳动者不得食的方针,将救济院的环境营造得异常恶劣,使得贫民望而却步,被称之为穷人的“巴士底狱”。

其恶劣程度举个例子就能明白了。

尽管已经进入了工业时代,但是仍然有很多人受到了慢性饥饿的影响,许多囚犯在被捉时就已经营养不良。

但是当他们在入狱一段时间之后,体重下降依然非常显著,而救济院的制定的伙食与监狱差不了太多。

目的就是为了逼迫人们回到工厂去劳作。

只有真正赤贫的人才能得到这里的少量帮助。

救济院会将他们收养的孤儿送到纺织工厂去工作,哪怕对方并未成年。

狄更斯的《雾都孤儿》中也曾经描写过救济院的恶劣情况,吃不饱是常有的事,挨打受骂更是正常,而更可怕是有些人还会在这里消无声息的死亡,也没人会追究这里的责任。

他看着眼前饿得瘦骨嶙峋的孩子与老人说道,“我有一件事怎么也想不明白。”

“大不列颠不是号称日不落帝国,殖民地遍布所有的时区,为什么连给孩子一个安稳的成长环境都做不到。”

“你们从那么多的国家中夺取资源与财富,可是为什么作为底层的工人们的生活环境依然如此恶劣。”

“那些从全球掠夺来的财富……去哪了?”他很平静的问出了这样的问题,“作为财政大臣的儿子,你能回答我这个问题吗?”

小劳伦斯也不记得他是怎么回到自己家中的。

当他回到自己的家中时,管家告诉他,他在赌场欠下的债务已经被平息了,然后便回去做自己的工作去了。

小劳伦斯望着家中那奢侈的装饰,阿拉伯地区制作生产的手工地毯,鎏金的家具装饰,名家出品的艺术画作,整根的象牙,还有各种精英的手工摆件。

望着这些奢华无比的装饰,他第一次产生了这样的一个问题……

这些东西……都是从哪来的?

被他随手挥霍出去的钱又是从哪里来的?

于是他跟去问了他的父亲。

“那是你的祖父做生意攒下的钱,他用这些钱买了许多公司的原始股票,还投资了一些庄园与农场,这些钱都是从这些公司的分红还有土地的租金收入。”

老劳伦斯听到他开始对自家的资产来源感兴趣的时候,似乎非常的高兴,以为他终于想明白了,决定认真继承自己家的产业。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