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阁建议按照东瀛事项交付给鸿胪寺、户部,通传朝鲜特使。”
朱由检的心思不在具体的事物上,琉球啊。一定需要提前铺垫一下,为将来有可能的东瀛变故做好准备。长崎也不是德川家族的长崎,现在如果靠着东瀛贸易吃饭的商家越多,将来长崎事变中损失也可能会越大。
东瀛不好下手,但是琉球却是帝国海军一个比较好的落脚点。
“这件事就按照内阁的意见办。把这个奏章抄个摘要,一份送给熊文灿,一份留在朕的档桉库,放在帝国海洋防务的名录下。”
朱由检给自己设立了一个档桉库,现在交给吴直管理。由于也不给外臣看,所以气的名字都很中二。帝国海洋防务、帝国科技树等等,全部由着朱由检的性子来。
看着吴直落笔记录,朱由检又补充道:
“也给吏部王永光尚书传一个条子,就把前面内阁和朕已经批过的东瀛、琉球、欧罗巴贸易种种事宜的折子都送过去。”
“具体需要给王尚书要什么结果?”吴直问道。
朱由检笑了笑,当皇帝的,有些事情也需要臣子猜一猜。
“什么都不写,打包送过去就可以了。王尚书最近被新东林攻击的狠了,顺便把各地和各部给事中攻讦王尚书的奏折也打包送过去。”
新东林最近和浙党走得很近,朕是空不出手来抽你们,就让吏部先给朕清理一批。
朱由检点点头,示意秉笔太监杨炼继续。
“山东请奏户部粮业司擅权为商人谋利疏…………内阁批此乃朝廷大政,山东空穴来风,姑建议留中不发。”
“去把韩鑛和周延儒给朕叫过来。”
前几日韩鑛被朱由检留在官校,周延儒临时顶替了几天内个首辅的位置。
结果让周延儒很吃力,也让朱由检挺失望的。既不能做一个孤臣,铁肩膀抗压力,也没有学到韩鑛的老奸巨猾。内阁现在就是朱由检的右手,但是这只手还是有点不给力。
距离很近,没有一刻钟时间,韩鑛、周延儒就到了。
韩鑛现在很兴奋,除了身边的护卫多了一些,根本没有影响首辅办公的积极性。
“山东的折子为什么内阁没意见。”
韩鑛尚不清楚,是周延儒临时代办的时候经手的。
“山东巡抚这边内阁关于粮业、军票的辅导下去了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