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七章:宗法祖训

作者:一醉梦倾城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灏儿,都记好了吗?”邓昇问道,在商量好方案之后,邓昇负责口述,而邓灏负责记录。

邓灏停下笔,点了点头,说道:“回父皇,都记好了,请父皇过目!”说罢,便递到邓昇跟前。

邓昇仔细看了看,并没有发现什么出入,于是点了点头,说道:“灏儿,你以圣旨的方式记录下来,然后朕盖上玉玺,公告天下,而后供奉在太庙,定为祖训,后世子孙均须遵循,不可更改!”

“喏!”邓灏点了点头,对于邓昇的决定,邓灏并没有意见,毕竟这份祖训一出,最大的得益者就是自己这一脉了,只要自己以及后代不绝嗣,那邓国的皇位,就永远在自己这一脉传承,如此一来,邓灏便不需要太过担心几个弟弟会和他这一脉争了,就算争,自己这一脉占据大义,也占据这天时地利人和了,如果这样的输了,那就真的怨不得旁人了,而这份祖训一出,就进一步稳固邓灏的地位,只要自己不作死,这个皇位就跑不了。

“父皇,这份祖训上面,只是规定了宗法继承制度和爵位袭封、食邑,但是对于朝廷的军政制度没有半点提及,儿臣以为,是否在祖训上面规范,以免后世子孙胡作非为呢?”邓灏想了想,说道。

邓灏的心思是好的,他担心后世子孙里面,出现了不肖子孙,利用手中的权力,在朝廷上胡作非为,祸害整个国家。

但是邓昇却摇了摇头,说道:“不必了,时势会变,时代也会变迁的,制度也不能一成不变,正所谓此一时,彼一时,如今的制度适合当前的形势,但是却不一定永远适合的,莫要让祖训限制了变化,至于后世子孙,那是他们的事,我们考虑不到那么的长远的。”

邓昇虽然这一次制定祖训,参照了后世的皇明祖训,但是并不是照搬的,皇明祖训里面,除了规定了宗法制度,还规定了国家的制度,并且不容改变,这让明朝后期,在国家的各种运转上,一潭死水,一成不变,最后落后于世界,明太祖朱元璋留下的皇明祖训虽然让国家社会得到了一定的稳定,但是却让国家缺乏了进取、变革的动力,这不是邓昇希望看到的。

虽然邓昇来自后世,但是对于这个时代的发展,他也并不能考虑得那么长远,虽然不规定祖训,可能会有不肖子孙胡作非为,但是也能够让后世有为之君,在面临时代变革的时候,不至于束手束脚。

祖制这东西是有利有弊的,但是在邓昇看来,前期是利大于弊,后期是弊大于利。

而后世历朝历代的,对于祖训执行的最为有力的,就当数宋明两朝了,明朝的皇明祖训,直接成了朝臣对抗皇帝的利器,而在宋朝,宋太祖赵匡胤一句不杀士大夫,让宋朝的文官,直接放飞自我,反正怎么作,只要不谋反,都不会死的,犯再大的错,也只不过是流放而已,既然不会死,那就使劲作吧,成了就流芳百世,败了,大不了从头再来,这也让宋朝的文官有恃无恐了。

“儿臣明白!”邓灏应了一声。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