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无语,来到了官燕使的府衙。
此时,那些知州已经全部来了,一共八人,大多数都是两浙、福建、济南等沿海地区的知州。
白时中面无表情的将这些知州一一跟李奇介绍。
李奇都是面带微笑的向他们打招呼,就是多看了眼赵明诚。只见赵明诚身着官服,四十来岁,身材中等,留着一缕浓密的山羊胡。颧骨突起,长得倒也算是一表人才,温文尔雅,彬彬有礼。一看就是儒生出身,也就比宋徽宗、王黼这些中年的大帅哥差一点。
还好,还好。没有丢我偶像的脸。李奇暗自松了口气。要是这赵明诚是一个丑八怪,那他就真的会拿头去撞墙去。
李奇将众人请到大堂内,又和众人寒暄了几句。
那些知州来京也有些日子,对于李奇也算是十分了解了,除了赵明诚以外,个个都是一脸谄笑,纷纷讨好李奇。至于赵明诚则是保持微笑,以礼待之,虽然谈不上巴结李奇,但是也没有表露出敌意。
寒暄片刻后,李奇拿出几本小册子发给他们,道:“这里面写着的就是关于燕窝的详细资料,比如在哪里寻找燕窝,如何摘取燕窝,保存燕窝,以及怎样人工培养燕窝,你们先看着,若有不懂的再问我。”
对于一个星级酒楼的大厨,这简直就是家常便饭。
众人拿着小册子就看了起来,里面是图文并茂,写的十分详细。
白时中见李奇真的是早有准备,也放心了,便借故告辞了。
过了一会儿,等他们对燕窝有了个大概的了解,李奇才和他们讲解起来,关于燕窝真是说多不多,但说少也不少,毕竟燕窝非得难得,所以每一步都要求的非常严格,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李奇也非常耐心的跟他们解释他们的疑问。
不知不觉中,已经到了正午,由于此事还未谈完,于是李奇干脆从醉仙居订了一坐宴席,众人又是边吃边谈。
饭后,又继续讨论了起来。
直到傍晚时分,李奇才将自己对燕窝的所知尽数教给他们,当然,这只是填鸭式的教学,还得靠他们从实践中去摸索。
李奇见天色也不早了,豪爽的请他们上醉仙居狠狠的腐败了一顿。
众人把酒言欢,好不快活,李奇也没有摆官架子,与他们有说有笑的,期间他也一直都特别注意赵明诚,发现他的话尤其少,与众人也谈不到一块去,于是主动笑道:“赵知州,这些日子来,真是多谢令夫人慷慨相助,我与郓王殿下都是感激不尽呀。”
赵明诚微微一怔,忙拱手回礼道:“经济使客气了,其实这事在下还得感谢经济使给拙荆这么一个机会,让我们夫妇能够见识到更多的金石古画。”
众人皆是一愣,一脸好奇的望着赵明诚。
赵明诚微微一笑,将事情给他们说了一遍。这下可不得了了,众人无不对赵明诚竖起大拇指,但是嘴里夸的都是李清照,语音中充满了羡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