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回到巅峰

作者:南希北庆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赵楷激动的都站了起来,大叫一声好,在台阶上走来走去,都不知道说些什么好,隔了好半天,只好狠狠的表扬群臣一番,其中特别点了李奇的名,毕竟谁都知道。这一切都是因为李奇的新法。

秦桧突然站出来道:“启禀皇上,如今商业一片大好,这很可能会影响到农业发展,为了避免农夫投向商业。微臣建议朝廷再度减少农税,以求刺激农业继续发展。”

赵楷听后,连连点头,如今商业发展的太快了。钱来的快,难免一些农夫不会动心,为了避免农夫向商人转移。导致农业萎缩,必须得用税收来做宏观调控,未雨绸缪,反正农税也只占得一成,再减少一点,并不会影响国库收入,赵楷当机立断道:“朕准奏。”

郑逸汇报完毕后,白浅诺又再站了出来,道:“启禀皇上,如今四京的粮价已经稳定在了每斗五十文钱,江南粮价更是跌倒了四十文钱,只是莱州、福州等沿海地区的粮价还是维持在八十文钱以上。”

因为宋朝一直是一个粮食出口国家,沿海地区多半都是海外贸易集中地,那里的粮价肯定是要高一些的,但是较比宣和年间,粮价已经跌了将近四分之三,首次跌幅超过了粮价的最高涨幅。

粮价的狂降,也就是预示着粮食十分充盈,这都是江南地区的功劳,自从宋徽宗末期,开始整顿江南,杀贪官,免农税,新式平仓法,导致江南地区的农业得到空前的发展,而且金军南下,江南地区唯一受到的波及,就是宋徽宗去了,所以江南现在已经成为了大宋的粮仓。

当然,这其中货币的增长也是一个主要原因,若是平齐物价的话,其实粮价跌幅也没有那么夸张。

可以预计的是,明年的粮价还会再跌,因为只要不出意外,交趾、大理二郡农业起来后,肯定又会再一度刺激粮价。

这粮价跌,自然预示着百姓丰衣足食。

群臣纷纷为之叫好。

但凡事都有两面,粮价太低了也不见得就是好事。

但是李奇突然站出来,道:“皇上,如今的粮价已经达到了一个平衡点,可不能再降了,否则必定会侵害农夫的利益,微臣建议朝廷应当放宽粮食出口政策,依靠外贸还平衡粮价。”

赵楷点点头,心里清楚的很,朗声道:“三司使。”

“微臣在。”

“如今粮仓的情况如何?”

郑逸道:“西京洛阳、东京汴梁、杭州、福州、合肥、江陵府六大粮仓均已呈现溢满的状态。而燕云地区的粮食储备虽然没有溢满,但也非常可观,已经不需要朝廷的支援了。”

燕云地区是粮食早产地,只要政策得当,很快就能发展起来。

赵楷敲打的着桌子,思考了一会儿,道:“再在邑州、成都府各设立两个粮仓,六大粮仓不动,国库拨一千万贯从西北地区和沿海地区购买粮食,抬高粮价,囤放到邑州和成都的粮仓。另外,西北边的粮食出口税不变,增加沿海地区的粮食出口量。”

有钱了,可以任性了,动不动就是一千万贯。

这真是吓得人死。

郑逸微微一愣,随即明白过来,颔首道:“微臣领命。”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