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老臣赤心

作者:庄不周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天子有了钱粮,不先发放公卿大臣,却先犒赏将士,让很多人心生不满。

虽然没人宣诸于口,心里的怨气却能感觉得到。

张喜也是守礼之人,只有在他们面前,才会发几句牢骚。

“是啊,我们都做不成圣人。”赵温翘起尾指,剔着牙。“但天子能。”

杨彪、张喜不约而同的看着赵温。“子柔,何出此言?”

“你我十五六岁时,能有天子这般胸襟与气度么?”赵温扫了杨彪、张喜一眼。“大丈夫雄飞固不易,雌伏更难。你们应该都听父兄说过先帝当时吧,可有这气度?”

杨彪和张喜互相看了一眼,不约而同的点点头。

熹平年间,杨彪的父亲杨赐、张喜的兄长张济与太尉刘宽一起,教授当时只有十六七岁的先帝。先帝是个非常聪明的人,但胸襟、气度都不足,又无主见,极易被人激怒。

后来的党锢之祸,就是宦官曹节诱导先帝所致。

如果先帝处于今日之境遇,士孙瑞难逃杀身之祸,河东大族也会被杀得血流成河,最后会闹成什么局面,真的不好说。

相比之下,天子简直稳重得不像人,至少不像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

“天佑大汉。”杨彪举起手中的小酒壶。

“天佑大汉。”赵温、张喜也举起了小酒壶,与杨彪轻碰,一起抿了一口酒,相视而笑。

三人发了一会儿感慨,又说起了招抚白波军的事。

天子发布军屯诏书,就是针对白波军的。

普通百姓未必愿意参加军屯,他们生活还能过得去,没必要非从军。天子之前以赵青父子为榜样,号召百姓献粮,最后也只有千余户,远远未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但白波军会非常欢迎这道诏书。

如果能下山定居,拥有更肥沃的土地,不必躲在山上,他们的生活会有明显的改善。

至于从军作战,他们本来也没闲着。

“文先,你说,天子将来是否会将此策推行天下?”张喜呷了一小口酒,看似随意地问道。

杨彪看看张喜,嘴角微撇。“你是担心你家的千亩良田吧。”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