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小巷,沿着笔直的连江路走到丁字路口,马路对面,有一家毫无装修痕迹的干净面馆。
父子俩直接穿过马路,来到面馆跟前,要了两碗鮸鱼鱼丸面。
这家店,就只单卖这一种面。做面的师傅是个五十岁出头的老阿姨,手艺十分高超,所以哪怕面条的价格不算便宜,可每天的生意依然相当不错。
稍等片刻,两碗热气腾腾的鱼丸面就端上了桌。
林淼从筷子筒里抽出洗得干干净净的竹筷,夹起一颗他曾经死都不肯吃一口,带着浓浓鱼味的鱼丸,咽着口水放进嘴里。他细嚼慢咽,细细品着只有在这些年才能吃到的鱼肉比面粉更多的上等货,那久违却熟悉的味道,差点把他吃哭。林淼就着煮鱼丸的新鲜原汤,哧溜哧溜地大口吃着面条,没一会儿,就将一大碗面条连汤带水都解决得干干净净。
老阿姨既是做面的师傅,也是店里的服务员。见父子俩吃完,笑着过来收了空碗,显得很稀奇地对林淼说道:“今天真是吃得又快又干净,怎么不把鱼丸给你爸爸吃了啊?”
林淼打了个饱嗝,面无表情地回答道:“以前的我太傻了,是我对不起那些鱼丸……”
这一本正经的冷幽默,放在九四年根本就是核弹级的相声包袱。
老阿姨直接喷了,放下碗来狂笑不止。
而边上正抽着烟的林国荣听到,也差点被一口烟给呛死。
笑了老半天,林国荣终于缓过来,他无言以对地揉揉林淼的脑袋,然后掏出一张十元的钞票和两个钢镚,毫不心疼地往桌上一放。
一顿早饭12块钱,购买力大概相当于二十年后的四五十元。
这便是林淼幼年时的美好生活。
吃饱喝足,林国荣领着林淼走出面馆,不到十分钟,就到了百里坊小学门口。
林淼看了看手表,现在是早上7点40分出头,学校的大门自然关着,传达室里貌似也没人,只能干站着一边等许风帆,一边吹冷风。
“中午早点回家,你妈还等你回去吃饭的。”林国荣离开前叮嘱了一句。
林淼点点头,很直接地伸出手道:“爸,给点钱。”
林国荣连问都没问林淼要钱干嘛,很干脆地就从口袋里掏出一把毛票。先是抽出3张一块钱的,但想想又怕儿子不够花,于是又放回去,直接抽了张5块的出来,递到林淼手里。
林淼收款无情,马上跟老爸挥手作别,然后目送林科长穿过马路,拐进了路对面的一条小巷子。
但其实他拿钱没什么用,主要就是兜里有粮,心里不慌。
林国荣走远后,许风帆却久久没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