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她不可能在渝城过年然后本人又掐着年三十的十二点出现在家里去给宴饮香惊喜一样。
美好的事是电视剧或者小说里会有不经意的偶遇。
而遗憾事是现实却没有。
鹿呦呦抿了抿唇,她已经裹上厚厚的围巾了,却还是被车站迎面而来的一股刺骨寒风吹得脸生疼。
呼。
鹿呦呦松开行李箱搓了搓手,又哈了一口热气,然后才重新拖着行李箱准备动身出发。
车站外面的摩的出租最热情,到处都是招人上车的。一些脸皮子薄的人估计听不了两句就跟着上车了。
但是鹿呦呦不一样。
她脸皮厚。
板着脸的女孩子冲着摩的师傅摆摆手,然后就扛着行李箱去找回家的路。
也没人敢问,没人敢上来拦。
鹿呦呦回家的路是一段很麻烦的车程。
首先要先转客车到县里,然后再转镇,最后再转车到村。
但即使是这样,镇上面的客车也到不了家门口,一定要她拖着行李箱再走个两里路才行。
来去往返。
从高中到大学,这两里路她不知道走了多少遍。
过年的时候宜城下了好大一场雪。
城市里还有人清扫,到了村里就只是各扫庭前雪。
有一段长长的没有住人的道路就没人管。
厚厚的雪堆在上面,上面有车辙印。
旁边种的香樟,两侧有沟渠,沟渠旁是农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