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是因为,自己在慌乱之下,对方也跟着慌了。
也或许是因为,马谡没有憋住那一口气。
当然,更大的可能其实在于,诸葛亮看出了马谡这个人没有耐性、且固执己见的一面。
因为按照诸葛亮的性子,此时此刻的他,大概已经在道歉了。
这一点,他已经让马谡看到了无数次。
是的,他也有慌乱的时候,也有难以平静的时候。
每当这个时候,他实际上也会忙中出错。
不过由于诸葛亮的谨慎,他每一次的慌乱,都没有造成任何的损失。
简单来说就是,他或许在前一晚还想着举大兵伐曹,第二天也就清醒地认识了自己的不足。
或者不需要等到第二天,当天晚上他也就能发现自己这般想法的不可行了。
但马谡却没有这种品质。
说起来好像很怪异,甚至还显得诸葛亮极为的小气。
实际上真不是。
道理的话,大概就是。
有些人,平日里可能也就那样,看起来平平无奇,甚至可以托付大事。
但真到了关键时候,这些人突然就会暴露出来了。
这是一种看人的感觉。
很莫名其妙,同时又很准确。
最起码,到现在为止,诸葛亮还没有出过错误。
也是因此,马谡继承人的前途,就这么直接断了。
马谡当然不会知道这些,他只知道诸葛亮又恢复了对他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