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君山银针里放了几颗黄菊花,听说能清肝明目,安神健脾。”
洛九黎把茶盏放在桌子上。
“王爷知道我生气了,所以才给我煮了菊花茶喝?”
萧溟玄站起身,走到她面前,伸手覆上她的眉间。
“为了那种人不值得。”
“何况,这件事以昭王的脑子,根本想不到。”
洛九黎一怔。
“所以,昭王背后有人。”
“是太后吗?这个消息是太后回京后,才散布出来的?”
“聪明。”
萧溟玄点点头,挨着她坐了下来,伸手捏着她的手指。
洛九黎百思不得其解。
“可昭王与我和离的事都这么长时间了,当初闹的满城风雨,燕听莲都死了,太后闹这么一出,是什么意思?”
“皇上肯定不会相信,朝臣也肯定不会相信,太后的目的何在?”
萧溟玄勾唇冷笑。
“舆论,无论真假对错,百姓都是人云亦云的。”
“何况,是人都有同情弱者的心理,当一个人为了家国利益,忍痛搭上了自己的前途和未出世的孩子一条命,任谁听了都会动容的。”
“何况,昭王毕竟是皇上的儿子,皇上子嗣本来就不多,成年的子嗣更是少,他虽犯此大错,但燕听莲和那些细作党羽能被尽数剿灭,归根结底也是因为他。”
“而且,在成年的四个皇子里,萧诸墨是唯一一个有军功在身的,也是唯一一个上过战场的皇子。”
“这就是太后和大司马的高明之处,一个上过战场,有军功的皇子,的确能掩盖他自身的很多不足。”
“比如,昭王的自大自负,比如他的狂傲,再比如,他垂涎美色,意志力不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