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9章 精微解剖

作者:海与夏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杨平将软骨的研究分配给罗伯特,这是罗伯特梦寐以求的,如果杨平的研究获得突破,那么罗伯特参与得项目也是革命性的。

以后软骨损伤的病人,可以直接用病人的细胞,克隆出软骨,移植填补损伤部位,而且完全与以前的软骨一样,还不会出现排斥反应。

“就这么定了,唯教授马首是瞻,我负责关节软骨的精微解剖研究。”罗伯特成功登上顺风车。

“我呢?”

奥古斯特也不甘示弱。

“你做椎间盘的精微解剖研究。”

奥古斯特是脊柱外科专业,自然分配和它专业相关的任务。

椎间盘的精微解剖比软骨要复杂很多。

目前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最前沿的方法:人工椎间盘置换术,但是因为种种原因,人工椎间盘置换手术效果并不理想,而且并发症比较多。

如果以后能够复制出人体自己的椎间盘,再植入椎间隙,比人工椎间盘置换要好很多。

“你做椎间盘的精微解剖研究,不要局限椎间盘,而要研究椎骨的上下终板及终板附近的椎骨,将它们看做一个整体研究。”样品叮嘱奥古斯特。

这是为以后的应用做铺垫,骨与骨的愈合,是人体最容易最可靠的愈合,而其它组织与骨的愈合要困难很多。

如果以后做软骨移植,单纯移植软骨,让软骨与骨去愈合,是一件愚蠢的事情。

将移植的软骨设计成软骨—骨复合体,让骨作为愈合界面,事情就会顺利很多。

同理,如果以后做椎间盘移植,让椎间盘与上下软骨终板愈合,几乎不可能。

如果做出一个复合体:含有部分椎骨、上下软骨终板及椎间盘的复合体。

移植物与受体的结合问题变成最容易最可靠的骨与骨的愈合。

虽然只是补充一句话,但是指明了不同的研究方向。

奥古斯特明白补充这句话的价值,所以大家都抢着爬杨平的顺风车,有时候他一句话就可以指明方向,避免大量的试错。

给罗伯特和奥古斯特的这些项目,是杨平课题的周边研究和下游项目,杨平暂时不能分散精力去做,交给他们去做,不仅可以保持与国际最顶尖的科研力量的联系,又不会失去对课题核心技术的掌控。

也就是既保持合作,但又保持自己的主导权。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