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绵竹大战后,继续南下,目的是什么?”
这一次尹曜认真想了一阵,毕竟他们后面这一路经历的事情太复杂了,过了一会才谨慎答道:
“铲除雠敌,保卫都城。”
“那眼下的目的呢?”
尹曜被问住了。这个问题他还真想不出来,总不能跟底层喜气洋洋的士卒一样,觉得是坐等论功行赏吧。他不确定地说道:
“可是北上用兵,击退剑阁外的魏军?”
姜绍闻言苦笑,“只说对了一半,攘外,必先安内。”
内?尹曜当即想到了与己方发生冲突的阎宇兵卒,心中一紧,脱口而出:
“兄长担心阎宇作祟,萧墙有变?”
这一次姜绍径直摇头,没有开口。
他目前能想到的,又比尹曜更深。右大将军阎宇手握兵马,是死去的黄皓的党羽,在巴东、南中军中都颇有人望,敌视自己,当然是一个不小的威胁。
但眼下这个局面,兵祸过后,旧的朝堂权力平衡被打破,新的权力格局还未形成,各方势力虎视眈眈,任何一方轻举妄动,都会被当做“首祸者”群起而攻之。
兵法言,不动如山。他不敢动,阎宇更不敢动。
他的担忧,来自于最初的目的。其实静下心来分析,他这一路走来不管经历了几个阶段,根本目的应该说始终没有改变。
那就是要对外改变不利于蜀汉的军事形势,对内改变不利于姜氏的朝堂局面。
可惜一路走来,姜绍在竭尽全力挽回原本颓势的同时,也在慢慢不自觉地被卷入另一个漩涡之中。
当他步入深水区,面临着历史的另一面时,突然变得有些手足无措,眼下明知道自己站在一个关键节点上,却不知怎么进一步向自己的根本目的迈进。
眼见姜绍陷入沉思,尹曜不敢打扰思绪,只得静静等待。
两人一时对坐无言。
最终,终结这次沉默的,不是什么心生妙计,而是帐外亲卫的禀报,有客潜行夜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