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细数四椒夸地广 概举三说论天长

作者:扫叶僧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这案子涉及高官,自然不得马虎,虽然换人审理是出于不可抗力的因素,但究竟由谁来接手,还是须要尚书省批文的。

北魏时期,尚书省的权力已经被弱化,主要职能只是发布公文,而决策出自门下省。

当时门下省侍中李冲,也兼任当今太子少傅,相当于太子的老师,此刻正随皇上祭祀,并不在京中。

按规矩,尚书省仆射北海王元详此时可代政务,但他一向是个甩手王爷,根本不鸟这事,直接使人转给崔休。

这个崔休嘛……哎,前文说过,家中逢丧,昨天便已经告假。

那烫手山芋就这样滚啊滚地又转回了门下省,交到黄门郭祚手里。

这可把那郭祚急的,捧着公文踱来踱去,就像热锅上的蚂蚁。

这样的案子能吃人!

他焉能闻不出里面的血腥味儿?

就在郭祚茫然无助,不知找谁来顶这口缸的时候,老宦官林内侍神秘兮兮地便装私访,带来一条口谕:一干人证都被控制在安丰王府软禁,暂无大碍。兹案体大,所涉甚广,擅权自专,恐有僭越。

然后老常侍又讲了很多看似有的没的废话,诸如少傅在离京前如何对太子嘱咐啊,太子和少傅间如何师慈子孝,相互敬重。

见对方口口声声不离自己顶头上司,郭祚哪有不心领神会的道理?

于是他便提起朱笔在公文上一勾,交付驿卒,转呈皇上御批。

嵩山到洛阳虽不过一日路程,但便是这番里里外外,要等到听见个响,那也不知是几日之后的事情了。

只是这些公务程序上的波折,岂是庆云等人能够知道的?

四个人坐卧不宁,心事重重地等到了下午,依然不见有什么动静,索性将心一横。

既来之则安之,先去拜谢一下此间主人安丰王,才是本分礼数。

当值的管事听说他们要见王爷,便十分热情地应了下来。

只不过府中数百食客,每日里想见王爷的人都不在少数,管事只答应在晚宴的时候一并安排,随后便是一些应酬的官话,诸如几人既是初来,又经太子引介,定会排为席间上宾云云。

到了饭点儿,那个管事便亲自来引诸人。

正厅之上,还真为他们留了四个主宾的位置。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