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秦皇嫡储二子辨 魏王安坐五路平(中)

作者:扫叶僧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方才天赐真人所说,圣童是否认同啊?”

祖莹这时虽然站起了身子,但坐得太远,人又太矮,生怕魏王和李天赐看不到,于是便大步踱到餐席正中,振袖正容,端着一副人小鬼大的模样,傲然答道,

“回陛下,天赐真人。

称扶苏为太子实无可凭,

秦王将死未立太子,乃有换书易君之典故。

关于换书易君一事,《史记》盖不可信,原因有二。

其一,秦之官史付于一炬,因此连后宫子嗣的名录都未曾留下。

但是对于换书易君一事却记得非常详细,

包括赵高寻李斯秘议的内容,以及扶苏自杀前蒙恬劝阻他的对白都被全盘记录。

这样的密议记录在正史中是非常罕见的,

直到赵高,李斯,蒙恬等人死,天下仍蒙在鼓里。

那么史官又是如何能够打听到这些绝密对话内容的呢?

其二,秦亡于书生陈涉,这个人很会编故事。

什么在鱼肚子里藏谶词,编歌谣,装神弄鬼骗人起事的这些手段都是他发明的。

他在起义之初就借用了扶苏,项燕的名义。

秦王本当立扶苏的故事,便是陈王传出来的。

有汉一代追认陈王功德,自然也大力褒嘉扶苏,以至于出现太子扶苏的错误称谓。

《史记》乃汉代著史,对于易书之事,因为秦代官史残缺,太史公怕是大量参考了陈王起义时杜撰的桥段,所以才能补出那么多私密场合的对白。

事实上扶苏不可能是嫡子。

始皇九年秦王冠礼,就算秦王当年大婚,加紧生养,嫡子最早也要始皇十年才能出生。

可是始皇二十七年,公子扶苏便已入伍。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