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生怕周商看不到,宁康举着手站在队伍的最前列蹦跳,这种行为,自然引得一众学员们的怒怼。
“求求了宁大少爷,让我挣点吧,【培元丹】都快买不起了!”
“这是周师照顾散修弟子的好处,富家子别来沾边啊!”
“走炁一只鸡才五枚大钱,把血气大丹当糖豆吃的宁少馆主,别掺和了啊!”
本来嘛,学员对修行起来壕无人性的宁康就有些嫉妒,眼下好不容易发现一个赚钱的机会,对方还要竞争,还不气得冒烟。
但气归气,大家又没有什么办法,因为宁康确实是这批学员中,最出色的那个。
面对群情踊跃,宁康更是毫不退让,忿声回怼道:“这种事情不是各凭本事?出身好就不能挣这份钱?难道当一辈子吃爹娘的米虫才合适?”
一个人掷地有声的反问,甚至盖过了众人的气焰。
但看这人群气呼呼的模样,可以料到众学员心中并不服气。
在学员们唇枪舌剑的过程中,周商只是一旁静静的观察。
从心觉中倒映的情绪分析,学员们对宁康,倒不是真有有多大的敌意,恶意。
更多的,则是源于自身的一种焦躁与不安。
观察情绪最重的几人,皆是散修出身,自贫瘠环境中长成。
那一路过来,真是你多吃一口,我就少吃一口,久了久了,心中便会有种迫切的不安全感。
尤其对于这种竞争环境,越发敏感。
出言讥讽,只是出于本能的排斥无力抵挡的对手,提前发泄失败的情绪,倒不是真有多大的恶意。
归根结底,还是成长环境造就的。
因为他们成长环境中见到的绝大多数机会,都是残羹冷炙般的,有限的机会。
所以这种心态,并没有办法用言语矫正,只有实际慢慢潜移。
“城中有多少人想吃肉,州府又有多少人想吃肉?这不是个赢家通吃,败者全无的小生意。而是凭我们力量,终其一生也做不完的大生意。”
眼看众人还要再争,周商淡淡开口,将讨论拉回正道:“宁康算一个,还有其他报名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