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是在郑乾说明基肥的时候,不顾自己尴尬的身份,一个劲的跟前凑,只是为了听得更清楚。
而在郑乾讲完基肥之法后,这位更是一刻也多留,直接离开。
为什么,因为整个永宁,除了郑乾他们五家,洛家是唯一能直接用上基肥之法的人。
第二季中稻肯定是来不及了,但要是能影响到第三季晚稻,那也是极好的啊!
……
九月初九,中稻熟。
永宁城的农业产量,从来不曾那么大过。
光是梁、年、米三大粮商第二季的出货量,便达到了二亿三千万斤。
整整二十三万袋的粮食,垒在一起就跟小山一样。
而这样夸张的产量,让永宁布袋的价格都往上涨了不少。
这也是永宁人第一次见到,有修行者下地收稻的,因为现有的工人,实在忙不过来了。
哪怕三大粮商,已经把割麦的工钱,开到了一百二十大钱一天。
永宁城几乎所有的闲汉,甭管会割麦子不会的,只要下田,都能领钱。
就这样,也一直干到九月下旬,才把稻谷全部收完。
而这盛大的丰收场面,自然是让无数永宁人欢呼雀跃不已。
除了洛家。
虽说洛三少已经尽可能快的学会了基肥田地的办法,但是早已过了今年最晚的播种时间。
而听着下人传回的,粮商们一车车往城外运的粮食。
洛三少就感觉,是自家的道源通宝,正一枚枚从眼前飞走。
他暴怒的催促农人加快进度,但这并没有什么帮助。
就在三少爷一腔妒忿怒火不知道该往哪发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