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让陈最没想到的是,接下来一万五千杯的销量足足又维持了近四天。
能维持的原因,一是活动的逐渐破圈,让更多的平民百姓也参与进了其中,二是楚荷奶茶的确好喝,每天一杯对于很多人来说也没什么,所以喝过的人越多,复购的人就越多。
当然,风潮一过,就代表过时。
第五天开始,一万两千杯。
陈最命令减少备货量。
第六天,一万一千杯。
陈最开始减少兼职制作奶茶的人员数量。
当一万这个销量维持了三天之后,终于跌破了跌破了四位数大关后。
为此赵小凯,王东河与许当午,再加上赵楚荷还有些沮丧。
陈最站在他们的面前却笑容满面:“这就是一场一次性的活动,已经很好了,明天开始会越来越差的!”
当他说着这番话时,几人看着他都觉得这人有病,怎么越来越差还会这么开心,但很快也接受了事实,风潮只是一时的,风总会停下来的。
事实也没有出乎陈最的预料,接下来几天里急转直下,销售数字就成了五千杯。
但这仍然是一个不错的赚钱生意,因为奶茶成本极低的缘故,抛去每天所有的支出,因为没有了初期宣发费用的缘故,每天仍能入账一万纯利。
所以还是要继续坚持。
没有人和钱有仇。
只是这时陈最已经将十六个奶茶摊位撤到了只剩下十个,撤摊很有讲究。
经济学院因为最先起势,所以最早卖的开始最差,摊位自然最早被撤,然后秉持着这个原理,接下来的五家也都是如此。
被撤下后的摊位里,居然有兼职找到赵小凯,十分想继续干下去,因为即便是平卖,也会赚点小钱,只想要一个批发价。
赵小凯问了陈最后,坚定回绝。
因为此时,已经在松城考察了十几天的赵勇已经和陈最说过,楚荷奶茶他要投。
要做品牌,要做连锁,自然要为未来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