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下合同的一千多户人家,都是因为不好拒绝自己的熟人、或者拉不下面子,才同意签约。
其实对于是否能有粮食发放,他们并不抱多大的期待。
连官府都没发出来一颗米,一个多月过去了,还是去晚了就喝不上的一口白粥!
“一个村里出身的商人,还是个女商人,还是个年纪不大的女寡妇商人,能靠得了什么住?她拿什么当饲料发给咱们呀?”
等每户五十到九十斤不等(根据猪大小)的粮食发到手上,又听说这只是七天的份,他们才感动得哭了——
“哎哟!大善人呀!大善人呀!”
“东家就是东家!说话算话!太到位了!”
“可算有吃的啦!”
“谢谢东家!谢谢东家!”
“太好啦,终于不用饿肚子了!”
他们不知道的是,粮食和牧草,其实都是专供给猪吃的。
佟春草也有意不告诉他们,只让车队的人在分发饲料下去时,多嘴提醒一句:
“东家说了,这是连人带猪一户七天的料。大家自己匀算一下,每天人吃不完的,都要喂给猪吃,不许浪费、不许转卖、不许抠搜!否则东家要问责的!”
农户们想到,佟春草来时,身旁还跟了个高大凶猛的打手,连忙道:
“是!是!东家的话,咱们不敢不听!”
粮食下发了几次。
日子过了小半月。
其他挨饿的农户纷纷坐不住了,都寻亲访友的找关系,要加入佟春草的养猪承包计划。
合同一下签足了四千份。
佟春草也惊了。
她每天拿着算盘,坐在来往城外的马车里,噼里啪啦的一通打,给自己算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