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阿赖耶识

作者:博耀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还有,青老猛地想到,修士神识,一般会随着修为提升而提升,自己这弟子,刚刚炼气八层好吧,突破炼气九层时,神识增长不?筑基时,神识增长不?

越想,青老越觉得期待,不由又咳嗽起来。

孙豪在一边就纳闷了,筑基修士,凡人眼中的仙人,百病不侵,怎么自己这师父老是咳嗽呢?

打定主意不让自己这弟子太傲娇的青老,很矜持地表示:“孙豪,你这神识吗,勉强合格,虽然比为师的差得远了,但也算勉强能用……”

虽然师傅对自己这神识评价不高,但能用就好,孙豪马上高兴起来:“师父,你是筑基修士,一定有运用神识的经验和法门,师父你教教我吧?”

青老脸上恢复了木讷表情,点点头缓缓开口:“神识者,吾人之意识觉知心,有见闻觉知等功能,能分别了知一切外境乃至自心的这个心,就是神识,神识是众生的心和识。众生之识普遍认为指八识: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等识……”

随着青老的讲解,孙豪对神识有了逐步的了解。在青木宗,关于筑基修士的修炼典籍很少,因为青木宗历史上,筑基修士多者不到五人,当然,最低潮的时期,也至少有一名筑基修士坐镇,要不然早就山门被占,被他宗除名了。

孙豪能被青老收为弟子,也是机缘。青老虽然放羊式培养孙豪,但是,在关键时期,总能起到巨大的引路作用。

青老徐徐道来,孙豪听得如痴如醉,这一次,神秘的修士世界,给孙豪又敞开了一扇神秘的大门,青老第一次在讲述中,说到了“佛修”,佛修有云:阿赖耶识分为自相、因相、果相三种,有迷、悟二种境界,皆由熏习于阿赖耶识中之种子所生起,此即‘种子熏习说’,亦即主张阿赖耶识为真妄和合之说……

远古宗派,不同的宗派对神识也有自己的定义和理解,尤其是对阿赖耶识,认知各有不同,远古佛宗地论宗,主张阿赖耶识为真常净识,视同于佛性如来藏。

远古佛宗摄论宗,以无著之摄大乘论为主要根据,乃由真谛所译,主张如来藏缘起,阿赖耶识则为无常有漏法,乃一切烦恼之根本,并于前八识外加上阿摩罗识成为第九识,而以前八识为虚妄,九识为真实。然真谛亦参酌大乘起信论,而以阿赖耶识为无记无明随眠之识,乃真妄和合之识,以第八识具有解性义为真,具有果报义为妄,故真谛之思想,乃融合真、妄二说而成。

远古佛宗法相唯识宗,以成唯识论为主要根据,新译唯识之代表,排斥如来藏缘起,主张阿赖耶缘起,并立五种种姓,说人、法二空……

……

这一次,听到青老讲解神识,孙豪心中,首次感到:修士世界,广袤无垠,青木宗却是有所不足,犹如沧海一栗,偏安一隅。

随着孙豪修为的逐渐提升,眼界见识逐渐增长,就如同一颗幼苗,总有长成参天大树的一天,此时,一颗小念头从孙豪心头破土发芽,那就是总有一天,孙豪也得出去走走,去见识见识那大千世界。

青老解释了一番神识,跟孙豪普及了一下修士基本知识,也传授了一些实用神识的基本小诀窍,最后,跟孙豪说到:“孙豪,你的情况比较特殊,你在炼气期催生神识,这样的话,很多神识的用处在你那里并不完全适合,这需要你自己在平时的修炼之中,自己去揣摩练习……”

孙豪点头表示明白,毕竟孙豪此时并没有筑基修为,也没有筑基火之类的筑基修士特有能力,在神识的运用上自然和一般筑基修士有较大不同。

传授完神识知识,青老话题一转,有点神秘地问道:“孙豪,小明子待你如何?”

孙豪老老实实地回答道:“很好,不错”。

“那个”,青老再度神秘地问道:“百刻度法听说过没?”

孙豪看看一脸神秘模样的青老,心中想到,自己这师父该不是惦记着余师的百刻度法吧?心中怀疑,但孙豪还是老老实实地说道:“余师已经把百刻度法传给弟子了,师父,你的意思是?”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