衙署之内,荀彧和曹操相对而坐,曹操正在阴沉着脸看案牍上的书简,翻看了几卷之后,直接气笑了。
“哼,说来说去,不都是这些事情。”
“这些人也倒真会审时度势,知晓现如今我扶持的乃是颍川士族,便开始联合起来上书,陈以利弊,诉说所求,竟然上升到与大汉危亡相关的地步,这不是危言耸听吗!”
曹操合上了一卷书简,眯着眼长舒一口气,说完这话之后,倒是将心中的郁结也都抒发了。
是以眯着眼思索起来。
“文若,奉义应该快回来了,这事儿你怎么看?”
他想再听听荀彧的意见,毕竟两人自举事以来,大小事宜几乎都是一齐商讨,事无巨细,宛若民间夫妻一般。
荀彧深鞠一躬,依旧很是有礼节,有些低沉的道:“主公,在下认为,此刻不可太过迁就,但是却也不能不顾他们。”
“嗯,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你能不能有话直接说,怎么学得和子义一个毛病?”
想起那小子,曹操就哭笑不得。
但是仔细一想,诸如戏志才,程昱,毛玠等人在进言的时候,哪次不是长篇大论,但实际上有用的却只是代表了中心思想的那几句话而已。
其余的都是为此而表饰的辞藻。
这么一想,那还是奉义实在一点。
“在下认为,如今最好什么都不做,静待时机,若是再有功劳,便可保住奉义。”
荀彧当然也想保,毕竟郭嘉是自己的友人,而且多年前在颍川自己也曾和奉义有过交情,就像是自己的弟弟一样。
他当然不想看到郭誉就这样被士族所打压,从此在曹营抬不起头来,是以说的每一句话都是由衷肺腑之言。
但是此法,虽然中肯,却不得不让郭誉受一阵子的委屈,可以他的性格,他怎么可能受委屈。
曹操想到了在宴会上和张邈的冲突。
登时没了底。
若是有哪个士族敢在他面前直接说他的不是,只怕是要直接抽刀砍人了。
曹操揉了揉鼻头,想了想后,嘴角上扬露出一丝笑意,道:“罢了,此事不提也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