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夫用左手食指插入钩突后方,拇指放在胰头前面,将钩突部位提起并向右侧剥离,再用血管钳夹断,结扎。
手术进入中后部,马上要进行难度最大的消化道重建。
因为做了多个器官的切除,患者身体的整个消化道已被完全破坏,必须要将残留的器官拼合起来,形成一套完整可用的体内循环。
具体包括胰腺残端的吻合,胆-肠吻合,胃-肠吻合三个阶段,以第一个阶段最为困难。
所谓的吻合,简单地说,就是将两个器官缝合在一起。
胰头十二指肠手术,术后最主要的并发症就是胰瘘,病死率大于百分之三十。
之所以会发生胰瘘,原因除了患者年龄过大,或肝功能障碍等因素之外,大半还是技术原因。
对于胰腺残端处理不当,吻合技术欠佳,以及手术中对于胰腺周围脏器造成的损伤,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导致胰瘘的发生。
此外,后两项吻合也同样可能出现问题,稍有不慎便会形成胆瘘、胃排空障碍等并发症。
所以这三项吻合,对于外科大夫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戴夫虽是艺高人胆大,眼下也更加严谨细致。对于胰残端的处理上,他选用了胰-空肠吻合,选用的术式是残胰—空肠两端套入式吻合法。
这虽然是时下最常用的胰残端处理方法,但陶乐清楚地知道,这个患者的胰腺与多数人并不一样,她的主胰管在胰颈部明显偏后。
若是没有特别注意,吻合时就会造成主胰管损伤,导致胰瘘的发生。
戴夫没有让她失望。他的经验确实丰富,一眼就发现了问题。
解决方案也中规中矩,在吻合时向左游离了1厘米左右,令主胰管接近残留胰腺的中央,使胰肠吻合更为方便。
戴夫有条不紊地操作着,将空肠拉到残胰附近,将二者对合到一起。
他用了小圆针加3-0号丝线,开始进行缝合。
在所有的器官中,胰腺是最难缝合的。它的组织十分脆弱,缝合它就像是在豆腐上绣花,既不能紧,又不能松。
紧了可能会切割胰腺,松了则会导致胰瘘。
戴夫的针线功夫不错,申主任三人看得十分入迷,面是满是赞叹之色。
陶乐却在心下叹息。还不够,缝得还不够细、不够密,仍然有发生胰瘘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