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家属的情绪会异常激动,往往会迁怒医生没有尽力,再让他们在抢救记录上签字,难度就会连上好几个台阶。
这种事,每个医院都肯定会有,没想到在大检查中,也都是过不去的坎儿。
这一顿饭,让陶乐心情有点沉重。她一边上楼一边庆幸,她们儿科这边还没有被查出什么问题。
这世间事,大抵是不能念叨,只要稍一在意,马上就会给你个惊喜。
陶乐刚一上楼,就被沈主任看见了。
“小陶,跟我上趟九楼。”她说道。
陶乐注意到,她手里拿着厚厚的一叠资料。
“主任,检查组中午都不用吃饭的?”
“刚刚接到通知,让我们马上上去,就上次那例塑型支气管炎的患者的手术情况作出说明。”
她无奈地道:“想来是还没吃吧。”
“原来检查组的人都是钢铁战士,废寝忘食也要在群敌环伺中打开局面.”陶乐喃喃地道。
沈主任就用手点了一下她的肩:“你啊,别淘。还是先想想怎么解释你的针刺麻醉术吧。我猜想,他们肯定是觉得这个方面有疑问。”
九楼的大会议室,这会儿已经坐了二三十号人,地上桌上都堆满了资料,电脑,还配好了电话和打印机。
每个人都忙碌得很,打字的,打电话的,翻资料的,刷数据的,不一而足。
李组长自然不可能亲自接见他们俩,跟他们对接的,也就是两个人。
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外加一名戴着眼镜的中年女性。
两个人都板着脸,严肃得很,就好像沈主任和陶乐,并不是医疗卫生体系内的同行,而是两个罪在不赦的嫌犯。
“时间紧,我就长话短说。”中年女性也不做自我介绍,直奔主题:
“上个月你们做的这台手术,未按照规定的手术流程进行,还擅自使用了非常规的麻醉方法,对患儿的生命极不负责任。”
她不管三七二十一,先为这件事定了性,然后硬梆梆地扔出了一张问题确认单:
“关于这一点,你们有什么疑义吗?没有的话就在这下面签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