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赵山河一直都在排查尼采的身份以及作案动机,种种迹象表明尼采就是当年火灾的受害人,他的身份应该是化工厂的某个人,或者某个人的亲友。
但从未想过他可能是个第三者,也就是被爆炸案波及的外人。
就拿这三个人来说,公司有招待所,只要稍稍松松口他们又怎么会惨死在蓄水池里?
是公司的冷酷无情害死了他们。
那么他们的后人完全有理由发起复仇。
回想当年,所有人都沉浸在火灾的悲痛之中。
每个人在介绍受害者的时候只有一个笼统的名字,化工厂员工,遇难者。
从未将这三个人单独拎出来。
他们三个人连提都不值一提。
为什么?
那是因为这件事情见不得光。
他们不想让人知道这次火灾还有其他的隐情,因为这样就会引发更多的关注,媒体就会不眠不休。
他们会深挖化工厂的规章制度。
为什么外来的司机不能住招待所?
为什么这三个人溜进了明令禁止的储油区,甚至躲在油罐车里过夜?
这是公司制度上的巨大漏洞。
那么如此松散的管理水平发生爆炸是不是就在情理之中了?
如此是不是就要有更多的人遭到处罚?
想通了这一点赵山河的眼前顿时豁然开朗。
火灾之后所有人都在竭尽全力的淡化火灾的印象,最终将其扭曲成了一次意外。
虽然化工厂解散了,但柳学武这类人并没有遭到如何处罚,甚至还得到了让无数人羡慕的安排,进入了水务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