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利弊分析

作者:雨去欲续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光是初期半年的宣传资金,小水滴公司就给了何氏几百万。

除开这些外,还有一个合作,尤为重要。

而这一项,也是赵京亲力亲为,全力谈下来的。

“恒成旗下4s店扩建过程中,何氏集团提供技术支持以及为其提供人才储备,恒成每年派遣相关技术工种,与何氏进行交流活动。另外,服务站的合作关系,也将加深。”

陆恒阖上文件,单手撑在下巴上,微眯着眼沉思。

个中利害关系,被他一一分析。

早期恒成集团在崇庆这边的扩张,就有何氏集团的服务站提供帮助,范围主要在售后这一块儿。

这是没办法的事情。

当初集团的人才培养体系还不够完善,而4s店、尤其是新店的建立,售后部门是极其重要的环节。

这一点,当初苏伦建立的广源大众就突显出了问题。

恒成为了避免人手不够用的情况,与何氏有相关的合作。

只不过随着恒成走向全国,尤其是遍布各大一线城市后,何氏集团能提供的助力就很少了。

在这个过程中,恒成在售后人才培养这一块儿,也形成了体系。

不仅内部有培养流程,更是与一些职业院校达成了人才输出合作,对方每年会提供不少人才过来。

只是有所不足的是,恒成能培养出合格的新人,但经验丰富的售后人才,就不是那么好找的了。

而且接下来,恒成的扩张目标放在了一些二三线小城市,人才数量缺口,会短时间加大。

合作服务站,也会是一个问题。

一年前,陆恒与沈楠聊过这个问题,当时还是对方主动提出来的。

事到如今,沈楠的打算是从全国二三线城市一点点培植何氏集团的分厂,这就可以与恒成的扩张,形成很完美的互补。

双方合作的话,可以起到一加一大于二的双赢作用。

恒成可以解决扩张过程中,客户的售后需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