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谅解案

作者:远征士兵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这话说的是,顽军是考虑到自己与鬼子相比没有空中和炮火优势,所以这里的工事一个个都考虑到防空、防炮,许多位置都是鬼子打不上来,但守军却可以打到鬼子,也难怪鬼子攻了几次都没能攻上来。

赵刚听着就觉得奇怪了,问李云龙:“我说老李,既然你对这工事很满意,为什么还是这样子?”

李云龙“唉”了一声回答:“老赵,你也不想想,这工事是咱百姓耗费了多少血汗耗费多少人力物力建起来的,他娘的这防线在顽军手里,他们也就几天时间给丢喽!这些败家子,瞧他们那点出息!”

赵刚呵呵笑了起来:“老李,你又不是第一天知道顽军这德性,还能气成这样!不过话说回来了,要不是顽军无能,这防线还能落到咱们手里?”

“对对对!”说着李云龙就开心起来:“好在咱们又把它拿回来了,否则就真他娘的怒其……”

“怒其不争,恨其不幸!”赵刚补充道。

“就是这意思!”李云龙一拍大腿道:“还是读书人说话痛快!”

然后李云龙又将目光投向远处的运城,摇头笑道:“晋绥军那些家伙,放着这便宜不捡偏偏要运城!他们这是吃了亏还以为抢到宝贝呢!”

王学新明白李云龙这话的意思。

运城虽然有城墙城外也有碉堡有炮楼,但鬼子飞机能炸得到火炮也能炸得到,如果将其包围,攻陷就是迟早的事。

但是中条山……

这是一道长160公里宽15公里的防线,工事一重又一重的,再加上又是地势险要的山区,什么坦克、飞机、大炮在这都不灵光,打起来还真不知道谁输谁赢。

然而,李云龙没考虑的是,这山区的防线又哪里是晋绥军能守。

他们的补给怎么办?

生活物资怎么解决?

能吃得了长年在山上生活的苦?

八路军却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一方面可以得到山上百姓的支持获取一部份给养,另一方面就是走到哪就把田种到哪,补给完全不是问题。

所以,其实不是阎老西笨不知道选择更重要的中条山,而是他不能,这道对八路军而言是个“神器”的防线,对晋绥军而言却是个死地……这防线就连顽军都守不住,晋绥军又怎么可能守得住。

这些事就不需要王学新等人考虑太多了,他们要做的事就是进一步完善中条山上的工事准备应对鬼子有可能的进攻。

同时,八路军又在中条山另一面构筑防线……中条山另一个方向也就是黄河北岸也有鬼子,而且数量还不少,共有两个师团另加三个伪军师。

不过这些鬼子和伪军此时就处于很尴尬的境地:他们腹背受敌处于八路军和顽军的夹击中。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