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射程

作者:远征士兵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说得对!”和志民一边说一边在笔记本上计算着,然后就下了结论:“但即便增加了这些重量,我们的原型机还有可能在空中滑翔一段距离,因此……”

和志民没有继续往下说,他手中的钢笔飞快的在笔记本上又是画图又是排公式,过了几分钟后才最终得出结果,说:“原型机最终的射程,很可能依旧是50公里左右!当然,具体是多少,还要装药之后实测才知道!”

周围的研究员听了又是一阵振奋。

虽说这射程已经打了折扣,但依旧远超计划,何况这射程还可以通过改进发射药或增加发动机延长。

王学新认为这射程已经足够了,至少对于应对目前的运城危机是够了。

只要这玩意能顺利研发出来,鬼子的重炮部队还能跑到哪里去?

重炮部队也许会在几分钟之内转移,也许不会。

因为鬼子不认为八路军有能威胁到重炮的装备,除非是飞机……重炮可是能打十几公里的玩意,八路军陆地没有任何东西能打这么远,而如果用飞机轰炸,鬼子老远就能用雷达为其示警了。

这时候,就是这种“高精度火箭弹”发挥威力的时候。

即便鬼子意识到八路军有能威胁到重炮的装备,“高精度火箭弹”依旧能对其构成威胁。

王学新脑海里展开了另一番计算,或者也可以说是来了一场模拟炮战:

鬼子重炮打出第一发炮弹,就意味着他们的炮兵阵地已经暴露,八路军炮兵侦察兵会在这时计算敌人炮兵阵地的坐标。

当鬼子打了几发炮弹也就是几分钟后,我军炮兵侦察兵应该已经算出坐标并将其发送给“高精度火箭弹”部队了。

鬼子用的是重炮,其炮身重转移困难,至少需要十几分钟时间转。

这些时间已足够做好准备的“火箭弹”部队将“高精度火箭弹”发射出去,接着时速300公里,走完二十公里只需要四分钟,重点是每枚原型机装着800公斤的炸药,这要是一发下去,附近几百米都是寸草不生……

“王营长,王营长……”苏教授将王学新从模拟炮战中拉了回来:“我们是不是该赶去原常机场了?重要的是原型机的数据……”

苏教授这话是说对了,他们现在之所以费这么大的尽在这试飞,为的全都是原型机的数据以完成原型机的“自动驾驶”。

如果原型机无法自动驾驶,用人飞着这些“火箭弹”冲向目标肯定不现实,那不成了鬼子的“樱花炸弹”和“回天鱼雷”了吗?

王学新应了声,然后就跟苏教授等人一同搭上了汽车朝原常赶。

车上,王学新就对苏教授说道:“苏教授,数据的记录和整理这事就交给我吧,这不是什么技术性的活,我和我的部下……”

说着王学新朝身边的几名警卫员扬了扬头:“咱们其它的活帮不上什么忙,这些体力活就交给我们啦!”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