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八章 它很孤独(感谢王訾、grandpe大佬打赏的盟主!)

作者:新手钓鱼人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肉倍好谓之璧,好倍肉谓之瑗,肉好若一谓之环】

肉指的是边,好指的则是孔,边为孔径的两倍便是璧。

具体各位可以搜索商朝玉联璧或者汉代青玉玉环玉璧的图片看看。

也就是说。

卞和的那块玉石被打开后,楚文王派玉人打磨成了扁平的'壁',进行了一创。

接着秦始皇把'壁'再抠出了玉玺,属于二创。

因此玉玺的厚度就被固定了。

截止到20222年,华夏出土最厚的'壁'也只有两厘米左右。

当然了。

再厚的玉器不是没有。

但它在古代叫做玉琮,和'壁'是两码事——华夏古代礼乐的记载极其严苛,不可能会犯把玉琮叫成'玉壁'的失误。

目前秦汉出土的玉印边长最长的就是上头提及的皇后玉印,其次是滇王金印和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的玉印。

刘胜的玉印边长为2……7厘米,滇王金印也不过每边长2……4厘米,印身厚0……7米,通纽高2厘米,重90克。

因为那时候的印章是盖在封泥上的,类似西方的火漆,清代玉玺在竹简的年代根本没法用。

实际上。

玉玺是在造纸术发明后才越做越大的。

又比如鲁国故城乙组52号墓中出土的一块大玉璧,外径32……8厘米、孔径11……6厘米,但厚度才0……6厘米—0……7厘米。

而这块育碧,已经目前为止战国时期最大的玉璧了。

因此真正的汉制传国玉玺,远远没有影视作品里那么大。(还有一种说法是玉玺用的蓝田玉,那大小就不受厚度影响了,但和氏璧→传国玉玺是接受度最高的一种说法,我采用的也是这种)

「传国玉玺啊……」

看着手中的玉玺,徐云的心绪前所未有的复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