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片偏移的方向根本不是取决于气流在哪一侧,而是取决于气流吹的方向与纸片的夹角,和粘度有关。
一开始。
纸片竖直下垂。
在纸片上方吹气,将会因为粘度的原因,把纸片右侧的空气带走。
如此一来,就会形成一个低压地带。
由于这个低压地带的存在,就会使纸片向右上方飘起。
纸片一飘,则会使流线向下弯折。
进而最终会使得流线与纸片紧贴。
这时候,空气的流动已经不再是笔直向前了,而是走了一条向下的弧线,这就是一个有旋场。
因此向下弯折的流线会产生离心力,这个离心力就会把纸片带起来。
这个效应真正的名称叫做康达效应,而非伯努利原理。
非常简单,也很好理解,对吧?
不过在高中课堂中。
在谈到飞机原理时,老师們不但不会解释康达效应(其实相当部分人可能连自己都不知道自己错了),还经常会将上面的纸片例子再次进行延伸。
也就是将纸片换成机翼:
对机翼而言,上表面凸一些,气流掠过上表面的时候速度就要大一些。
所以也产生了压力差,这个压力差就是升力的根源。
以上的解释再加上纸片的实验,大多数人对飞机在天上飞的原理豁然开朗:
哦,原来飞机原理如此简单啊……
于是乎。
一个一错再错的情况就出现了飞机的原理就是伯努利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