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为标量介子。
p、w介子的自旋为1。
称为矢量介子。
它们的静止质量不为零,这确保了核力的短程性。
而矢量介子的非标量性,又保证了核力的自旋相关性。
它涉及到了相对论单玻色交换势、核力介子交换的非协变微扰理论,以及能量无关n-n介子交换势和巴黎势等等。
很简单对吧?
不过虽然概念上很好理解,但它实践上却一直没什么关键成果。
目前最能证明介子交换理论的就是k介子,外加一个底夸克的d0粒子。
介子尚且如此。
就更别提同样是强子的超子了。
至于这个理论有什么用呢?
概念上的价值自然首推核力研究——这里的核力指的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核动力,而是指原子核的作用力,属于强相互作用的类型。
物理老师没被气死的同学应该都记得。
四大基本作用力分别是引力、电磁力以及强弱作用力——后面两者的真正释义就是强核力以及弱核力。
更关键的是。
目前已发现的所有力都是这四个力的不同形式,无一例外。
因此眼下四者的统一堪称物理学界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属于物理学上的第八次统一。(玩个小游戏,有人能完整写出来前七次吗,能写出来这个月再加更一章)
若有人能将引力与其它三种力统一,其地位将不在爱因斯坦之下。
而介子/超子的交换理论便涉及到了强弱作用力的延伸,背后再前进两三步就是时空模型。
而引力又是时空的扭曲,因此这是大一统路上一条不好走、但理论上可以走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