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一来。
加上阴极射线的带电属性,只要通过物理和数学相结合,就一定能研究出那个‘微粒’的一些详细属性!
想到这里。
法拉第不由深深的叹了口气。
实际上早在12年前,就是辉光现象刚刚被发现的那会儿,他也曾经尝试过施加对光线施加电场的操作。
奈何当时真空管的真空度较低,电场引起了引起了残余气体的电离。
最终导致了相关实验的完全失败。
也正是这个尝试的失败,才让法拉第彻底放弃了研究辉光现象的想法。
自己当初究竟错失了什么啊......
随后法拉第深吸一口气,强行将心中的感叹暂时抛到脑后,转身对基尔霍夫道:
“继续吧,古斯塔夫。”
基尔霍夫点点头,上前又取出了几样设备。
其中一个是人工改造过的磁极,面积很大但是很薄。
另一个则是一个开口的铜桶。
铜桶的构造简单到甚至不需要用文字来描述,外观无限接近于后世食堂装汤铁桶的缩小版。
不过玩意儿还有一个名称,叫做法拉第圆筒。
它和验电器组合在一起,便能做到验证电量的效果。
接着基尔霍夫将整个磁极放到了试管下方,又将法拉第圆筒接到了阳极的位置。
看着正在鼓捣设备的基尔霍夫,徐云忽然想到了什么。
只见他悄悄转过头,不动神色的瞥了眼一旁的威廉·韦伯。
不过凑巧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