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216章:时间飞逝

作者:失去重力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甚至有的种植收成不错的,还能拿出去卖贴补家用。

江辰鼓励工商业,所以现在百姓也有更多打工的地方。

这个时代的所有人还是觉得读书才会有出路,只要金榜题名就能改变家里的情况。

在科举制产生以前,官员的任命和选拨都是由仕家大族掌握和垄断,你的出生就决定了你能否为官(即出生卑微的人是做不了大官的,更多的人甚至没有机会)。科举产生后,无论出生如何,通过考试就可以做官(即以才学选官)。

出生卑微的人要改变被压迫,被统治的命运,要改善自己的物质生活条件,考试做官是最好的选择。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无车毋须恨,书中有马多如簇。

娶妻无媒毋须恨,书中有女颜如玉。

男儿欲遂平生志,勤向窗前读六经。

在这首诗中,用赤裸裸的利益诱惑,给众多学子讲到了读书的好处。然而仅仅是读书就有这么大的好处吗,显然不是,潦倒一生的穷书生比比皆是,这里提出的所有好处,实际上并不是读书,而是当官的好处。

在古代,人与人的身份是不同的,各个等级之间是存在差别的。

“士农工商”四个阶级,而作为四大阶级之首的“士”就可以理解为有功名的读书人。读书获取功名,哪怕仅仅只是一个最低的秀才功名,对于读书人来说,都是身份的巨大改变。

在官员审案的时候,秀才因为有功名可以不跪,而且不能被用刑,如果要对秀才用刑,得革去功名才行。这就是读书人的特权,而且古人离开所居住地,需要办理路引,而有功名的读书人则可以不需要路引进行游学,这还仅仅是读书人中最为低端的秀才功名。

所以读书对于古人来说,是改变自己身份的机会,而且很可能是唯一的机会。

黄金屋与颜如玉真的存在

如果读书真的能读到做官,那么前边那首是个中的一切,都不是梦想,黄金屋与颜如玉是真的存在的。

黄金屋与颜如玉真的存在

如果读书真的能读到做官,那么前边那首是个中的一切,都不是梦想,黄金屋与颜如玉是真的存在的。

这也就是为什么古代人这么热衷于功名。

不要说古代了,就是现代,大家也是热衷于做官。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