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渔清了下嗓子,才低声说道:“让玄奘禅师为国效力的时候到了...”
李世民眼神一亮,这个建议确实不错,他当即同意了下来。
“大唐这些年待佛门不薄,他们确实也该出一份力。”李渔一本正经地说道。
他早就想把佛门拉下水了,但是玄奘也不是个省油的灯,不管你怎么说,他始终不表态。
这次让李世民给他点压力,是好事一件,而且玄奘的佛门参战,不光是象征意义,对于胜负的倾斜,也很关键。
佛门的实力不弱,他们甚至可以在宝象国硬抗天庭和佛门,虽然最后饮恨败走,但是实力可见一斑。
尤其是玄奘本人,李渔根本没有见过他出全力,但是每一次几乎都游刃有余。
李勣当然没有意见,他也点头道:“只要禅师点头,当然是求之不得。”
李渔生怕这事黄了,赶紧拉上李世民道:“贫道建议,陛下亲自去劝禅师出山,他谁的话都能不听,唯独陛下的话,他可不能不听啊。”
刘伯温在一旁笑吟吟地没有说话,他很欣赏李渔的这一次表演。
大唐佛门,在大唐境内这么多年,吃的是大唐的,喝的是大唐的,享受着大唐子民的供奉,如今是时候回报了。
他们去和蒙古人死战,也是为了保住中原百姓的福祉,岂不比死在那虚无缥缈的佛门内斗好多了。
死在佛门内斗,只能说他们愚昧盲从;战死在夏州战场,足见他们死的伟大!
李世民突然拽着李渔的袖子,低声道:“你可真阴啊,玄奘有你这个结义兄弟,当真是三生有幸。”
“他能有陛下这样的结义兄弟,才真是洪福齐天。”李渔说道。
玄奘不光和李渔结拜了,他还和李世民结拜了。
真要是论起来,李渔和李世民也有点说法。
不过他们两个人,都默契地从来不提。
因为大家都很清楚,各自的结拜是为了什么目的。
李渔说道:“陛下,事不宜迟,要不然咱们现在就去?”
“你也一道去吧。”李世民叫上李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