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牧、都督和州院君三位大人已经率兵抵达五百里之外,天亮前可到宁安城。”
“圣院、孔城与各国诸生陆续汇聚,声势浩大,飞页空舟过百,平步青云数十,已经过了长江,天亮前可抵达宁安。”
“文相姜河川已下最后通牒,天亮前无论左相一党是否支持出兵,他都带人亲自前往宁安城”
“景国各世家家主齐聚,似乎准备明日前往宁安。”
敖煌也传来一个好消息:“明日大战,若宁安城守不住,我姐将率领东海龙宫诸龙前来龙圣不出,我姐无敌”
庆国,官道。
一位青衣大学士脚踏平步青云,自北向南,拦住一辆飞奔向北方的甲牛车。
甲牛车上只有车夫一人,书童一人,进士一位。
就见那年过五十的进士缓缓走下马车,面带和善的微笑,目光落在那大学士脸上。
“下官刘半峰,见过州牧大人。”黄山府知府刘半峰毕恭毕敬作揖。
“三十年前向圣书院,你我初遇,你说乱天下者天下人也,还曾记得”
“下官记得。”
“二十五年前,本官宴请新科秀才,你说景国无人,庆国可取而代之,可曾记得”
“下官记得。”
“十七年前,你初上朝堂,铁骨铮铮,直斥奸臣,可曾记得”
“下官记得。”
“四年前,你曾言,你当不了好官,但能当个好知府,可曾记得”
“下官记得。”
“两年前,你曾上书庆国,力陈景国之罪,请庆君鲸吞景国,你可曾记得”
“孟子曰:彼一时,此一时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庆君不过明世者,方运当是王者,中兴人族,读书人自当景从。”
“你苦学多年,今日一旦迈出此步,前功尽弃,仕途毁于一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