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梅丽尔-斯特里普,在片中的演出完全能以“忘我”来形容,穿着工装裤引吭高歌、蹦蹦跳跳,可圈可点之处甚多,全然不像个60岁的女人,表现得绝对敬业。
脍炙人口、激动人心的音乐可谓《妈妈咪呀》的关键。
而在音乐之外,影片还有个不错的故事,起码是符合大众审美的故事——两代女人不同的爱情观,以及轻率的爱和成熟的爱所产生的两种完全不同的结果,然后再在中间穿插了友谊、身份的注解以及愿望的达成。
这样的内容设定肯定能够在大部分人的心中引起相应的共鸣,对任何年龄段、不分男女、不论国籍,都能产生一股不容忽视的吸引力。
好吧,其实这些都是扯淡。
大家都是来看唱歌的,女魔头抽了,詹姆斯-邦德抽了,全世界最惹不起的女儿也抽了……
美景如梦如幻,大牌们集体抽风,小情人打情骂俏,还有一堆不靠谱的群众演员……
环境太舒适,气氛太祥和,感情很丰富,音乐很美好,舞蹈很奔放,妈妈很可爱,女儿很乖巧,詹姆斯-邦德很英俊。
所有的人都太可爱,这种情况下,电影很容易制造出一种独特的氛围来感染观众。
那就是不去思考。
考虑什么深沉?考虑什么人生意义?考虑什么哲学思辨?考虑什么电影的社会意义?
去唱歌吧,随着电影一起歌唱。
去醉生梦死吧,电影本就是种娱乐。
在这个经济越发萧条,工资月月迟发,裁员比感冒还频繁发作,就业压力堪比天高,物价蹭蹭蹭飙升,钱包日渐枯萎,不知怎样才能真正开怀的年代里,看电影不就是想扔掉那些沉重,为了带给自己一点快乐吗?
难道皮尔斯-布鲁斯南的破锣嗓子不搞笑?
梅丽尔-斯特里普脖子以上的表演不震撼?她很有职业道德,扔下了所有的故作深沉……
什么?你敢嘲笑全世界最惹不起的女儿眼睛大的突兀?唱歌不好听?她爸爸布莱恩分分钟教你做人。
我是布莱恩-米尔斯,我为全世界所有女儿的父亲代言!
所以,还是大家一块抽风狂欢好了。
就连罗南看过这部《妈妈咪呀》,结合曾经的电影,也有了个不靠谱的想法。
以曾经的情况,貌似阿曼达-塞弗里德真的是全世界最惹不起的女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