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回 鹜蚌相争谁得利

作者:梁簘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还是他那个“足智多谋”的朋友,这回又给他出了个高招,叫他拜在一个天主教士的名下,成为他的弟子,然后就可以请教士师父出山帮自己争家产了,而请教士师父出山的条件是,分家之后,把所有的家财产业的二成捐入教会。

那教土听了大喜,果然陪同沈仲思到了常熟,先到县里拜见了县官,和他说明了情况,要他秉公审断。

那县大老爷见是外国人插手了,不敢违拗,诺诺连声的答应着,立马就发出一张传票,传沈仲思兄弟二人到案。

而沈幼吾听到有外国人帮着他哥哥出头打官司,顿时就意识到不妙了,连忙去请几个亲族来给自己做个见证。可那些亲族听说有外国人搅合,都不敢多事,一个个便都做了缩头乌龟,再也不敢冒头。

沈幼吾无可奈何,只得硬着头皮自己上了。

县大老爷拿出官威训斥了沈幼吾一顿。没办法,他不能训沈仲思,人家有外国人撑腰,而就这么直接判了,不发发官威,怎么能显示出他是青天大老爷呢。

案子很好判,财产对半分。

沈仲思得意扬扬,沈幼吾垂头丧气,到了家中,邀齐亲族,把所有的现钱产业分作两分,兄弟二人各得一分。

沈仲思得了这些财产,便在上海买了一处房子,把家眷接了过来,从此定居在上海。而孝敬给外国师父的二成,算算也有十多万银子。说起来还是人家外国师父最赚,说句话跑个腿,十多万银子揣兜里了,还真是“鹜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活教材。

闲话休提,书归正传。

话说李子霄到张书玉的院中,摆了一个双台,请的客人,便是沈仲思。

沈仲思叫了兆富里的洪月娥。洪月娥来了之后便坐到沈仲思的身后,与沈仲思咬着耳朵,唧唧哝哝的讲个不停。

李子霄晓得洪月娥和沈仲思是有交情的,看见他们台面上这般你侬我侬的,不觉心上就有些酸溜溜的。

张书玉坐在李子霄的背后,见此光景,便拉了一下李子霄的衣服,李子霄回头过来,张书玉低声笑道:“你看这两个人你侬我侬的,很好看!”

李子霄微笑不语,一会儿看看洪月娥,一会儿又看看张书玉。

张书玉低声问:“看啥?”

李子霄不答,只是呆呆的看。

张书玉伸手过来拧了他一把,背过脸去,却慢慢的回转秋波,偷看李子霄的脸。不料李子霄也在那里看她,恰恰的四目相对,顿时便是电光闪闪,张书玉不觉低鬟一笑,脉脉含情,李子霄趁此也咬着张书玉的耳朵说着悄悄话。

张书玉只是含笑摇头,李子霄怃然若失,又见洪月娥和沈仲思的恩爱缠绵,洪月娥一直坐着不走,等到将要散席,逼着沈仲思和她一同回去。

沈仲思还有些迟疑,洪月娥不依不饶,把自己的轿子让给沈仲思坐了,自己坐了东洋车回去。

李子霄见了很是艳羡,忽然的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一连喝了几大杯酒,装作大醉的样子伏在桌上,连客人要走他也装作不知道,只是沉沉的酣睡。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