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此子类我

作者:迷惘的小羊羔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交质以调和双方关系为出发点,以互信互惠为保障,以诸侯国国君的至亲或重臣为媒介,以实现弱国对强国的臣服为目标。

弱国为了保全自己,以“太子”为质获取强国政治“援助”的现象大量出现。

最初的互遣质子,发生在东周王室和郑国之间。

周王室遭逢巨变不得不依靠郑、晋等诸侯国的辅弼,郑武公和郑庄公因有功于周室,相继成为平王的卿士,权势日隆。

鉴于郑庄公的强势,周王“贰于虢”,想通过任命虢成为卿士来制衡郑庄公的权势。

于是周平王送太子狐入郑国为质子,郑庄公也送世子忽入洛邑为质子。

但,事与愿违。

周王室希望通过交质的方式来缓和本已紧张的周郑局势,通过交质的方式来重新确认周郑之间的君臣关系,以此保证郑国对周的辅弼,对新君的支持。

然而,新即位的桓王没有继续隐忍,“周人遂成平王本意”,将政事交予了号公,周郑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张了。

之后,周王率领陈、蔡、虢、卫诸国伐郑,“郑师合以攻之,王卒大败。祝聃射王中肩”,从此周王室更加衰落。

因此,在存在重大利益关系的政治斗争中,通过交质的方式来稳固或确认君臣关系都是不现实的。

不论是松散的臣属关系还是明确的君臣关系,在利害关系面前都会经不起考验而使彼此的关系趋于崩坏。

周郑交恶,说明以毫无信任基础的交质的方式建立起来的关系是不稳固的!

在这个时代,交质成为国家间邦交的重要手段,质子则成为权衡政治利益的重要筹码。

交质和盟誓也几乎没有了关系,交质的目的表现出赤裸裸的功利性,不是乞降求援,就是政治迷惑。

对于如梦不愿意让吴鸿入质楚国,庆忌也能理解。

“朱姬,你可愿让熙儿入楚为质?”

庆忌又将目光放在朱姬夫人的身上。

吴熙,是庆忌的次子,跟长子吴鸿年纪相彷,一样可以肩负“质子”的重任。

朱姬的脸色“唰”的一下,瞬间苍白。

但是,朱姬好歹是有点脑子的,没有直接拒绝,而是沉吟了片刻,道:“大王,既然楚王能以自己的庶兄公子期入吴为质,大王何不从亲近的宗室子弟中,择一人为质?”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