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附庸之国

作者:迷惘的小羊羔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如孙武口中的“晋惠公”。

晋惠公在秦国的帮助之下继承爵位,继位后对曾经有恩于自己的秦国无信无义,激恼了秦国。

于是秦穆公起兵伐晋,晋惠公亦发兵抵御。

两军韩原一带激战,结果晋军大败,晋惠公也被秦军生擒。

好在晋惠公的妹妹是秦穆公的夫人,正是她带着儿女以寻死的方式向穆公求情,使穆公心软。

另一方面,晋国虽败,但国力尚在,晋人愿意割让晋河东之地与秦国讲和,请求换回晋惠公。

最后秦穆公答应和谈,收取晋河东之地,让大舅子回国,并附加了让晋太子到秦国为质的要求。

由此看出,被俘的国君的命运如何,取决于他身后的实力。

总之在战乱纷呈的春秋时代,一切政治决策的出发点都是利益!

而像“鲁隐公”那样的,少之又少。

下过象棋的人都知道,一方的将帅被灭,就意味着该方输了棋局。

实际战事中,一方的国君被俘,该国也宣告失败。

但是这个失败却不一定是最终结局,事事常变,天道轮转,这个时代就有被俘的国君重返君位甚至反败为胜的事例。

鲁隐公,庆忌认为他堪称为“春秋第一虔诚者”!

当鲁隐公还是鲁国公子时曾带兵与郑国在狐壤地方开战,结果兵败被俘虏。郑人将他拘押在大夫尹氏家里。

鲁公子一心想回国,于是向尹氏厚纳贿赂,又在尹氏所奉祭的钟巫之神面前祷告,最后取得尹氏的信任,在其帮助下一同逃归鲁国。

后来鲁隐公继位,为感激尹氏当年解困之恩,在鲁国建立钟巫的神祠,并时常去祭祀。

在周人的精神世界里头有着许多各式各样的神祗,祭祀是向神鬼祈求消灾降福的活动。

鲁隐公利用祭祀钟巫之神的契机,令自己成功脱困,并成为诸侯国的国君。

这让庆忌前世在读到这一段历史的时候,也是很诧异——

难不成是他的虔诚感动了上苍?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