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见济道:“这种火铳,孤称之为重机械之枪,简称重机枪,在孤看来,它的射程只要低于一千步,精准射程低于五百步,那就是失败的产品。”
施辛倒吸了一口凉气。
射程一千步,精准射程五百步?!
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敌军还没看见我军士卒长什么样子,就中弹而亡了。
而殿下让军器监研发的步枪,要求射程是三百五十步。
如果一支军队配上这种速射火铳十几门,再加上几千步枪,只要子弹充足,基本上可以让敌人冲不到一百步内就全军覆没。
这是颠覆性时代的镇国重器!
朱见济笑道:“当然,我们当下的工艺水平,可能有点难以达到,这个设计图你拿走罢,仔细考虑一下怎么研发出来,另外,你说的那个步枪加弹匣的想法,我也觉得可行,原理上不变,但步枪的整体要加重,枪管的工艺也要再提高,因为速射对枪管要求更高,否则一两分钟内枪管就要报废,这个设计图我等下就画,稍后我着人送到军器监来。”
弹匣加步枪。
不就是轻机枪嘛。
只要能解决撞针的连续击发问题、子弹的瞬时爆燃问题,就可以搞。
施辛点头,“但如果速射的话,势必存在枪管过热的问题,在工艺上难度太大,微臣有个想法,如果在材料上和工艺无法提升了,不如考虑额外添加一个降温措施?”
朱见济乐了,“施辛,你也就是生错了年代,如果你再晚个几百年出生,又是朝堂的军器监监正的话,世界将因你而改写。”
唔……现在是因我而改写。
继续道:“重机枪那个,必须得加降温装置,可以考虑在枪筒外面加个水冷装置,至于步枪加弹匣那个,没必要降温,只需要尽可能的提高枪管的炼钢工艺。”
轻机枪加上水冷装置,就不叫轻机枪了。
也不知道马克沁是什么样。
可惜,自己没研究过枪械,对轻重机枪的原理构造知道的很少,只能凭靠自身的知识做出猜想,然后不断实验。
施辛面色凝重,“微臣知道了。”
又道:“但殿下有没有想过,要达到连续速射,燧石点燃这种方式就做不到,因为燧石点燃引线,再点燃子弹弹尾的火药,需要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