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和尚眼里明亮了些,“朱祁镇逃出来了?在哪里?”
朱惜道:“就在福建,如今福建因为于谦追查海上走私的问题,地方官员人人自危,一旦事发,包括福建都司的吴安,都可能会掉脑袋,这是我们的大好时机,此时举兵,以朱祁镇的名义奉天靖难,其后自立朝廷,则大事可期!”
老和尚明显愣了好一会儿,才呢喃着说:“奉天靖难?”
好熟悉的字。
旋即叹道:“当年朱棣靖难,从北打到南,现在咱们起兵靖难,从南往北打,世事难料啊。带朱祁镇来见见我罢。”
老了,本不想折腾。
但奉天靖难四个字,让老和尚古井不波的心动荡起来。
他输给了这四个字。
如果能用这四个站起来,等一两年去地下见到朱棣,也能笑着对他说,你当年的靖难,我孙儿还给你的后人了。
就算不成功,也能恶心一下朱棣。
何况老和尚有个执念。
祖陵!
如果就这么死了,就只有简简单单一个坟茔,千百年后,谁还记得他。
但孙儿若是赢了,他就能入祖陵!
朱惜大喜,“祖父同意了?”
老和尚闭上了眼,继续敲木鱼,“你试试也好,但惜儿,万事预则立,无论成功与否,先准备好后路,若是失败,则出海永不回大明。”
预留后路,失败了带着金银去海外,自己这一脉也不至于断了传承。
朱惜大喜。
他等的就是祖父这一句。
跪拜叩首,起身,“祖父且歇着,孙儿明日就带朱祁镇来白云寺,之后去福州府,和朱祁镇一起,奉天靖难,为祖父打回南京去!”
老和尚没说话。